第29章 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3)(2 / 2)

萬物同理,隻要是抓住了智慧的根本,用什麼形式表現出來區別不大。你可以用三國的智慧,也可以用西方經濟學的智慧,甚至從一個普通人身上得到的智慧都可以做大事。

馬雲是崇尚武俠的,他從小就是金庸迷,據說,要進入阿裏巴巴工作,讀金庸得讀到大學水平。馬雲的理由是:懂金庸,就是性情中人。“商場如戰場,但商場不是戰場,戰場上隻有你死我才能活,而商場上是你活著,我可以活得更強。”從金庸小說中,馬雲也能看出來不少修身治國之道。“你看郭靖、楊過的成功,除了機緣巧妙,還得勤奮努力。除此之外還要學會與各種人合作,最重要的是有一身正氣和責任感;你還得學會時而超脫、時而務實,但一定不能鬆懈。”

有人問馬雲說,你公司管理得那麼好是看什麼書看的呀,馬雲回答說,不看書,看人,“每個人身邊有很多人,都是書”。馬雲認為未來人們之間的競爭是智慧的競爭而不是狡詐的競爭。上海灘的時代過去了,要把買賣做大,還要把企業建好,這才是永久性的。當然平常他也會看些書籍,大多是關於浙江經濟和曆史、軍事、武俠方麵的書。《笑傲江湖》是馬雲看得遍數最多的小說。

在IT業界浪跡多年的馬雲認為,網絡即江湖,如何笑傲其間?笑,有眼光、有胸懷,方能坦然麵對種種傳言和誤解,依然豪氣千雲,仰天長笑;傲,有實力、有魄力,才可在眾說紛紜的時候保持清醒頭腦,才可在眾口一詞的時候表達獨立見解,才可在一片罵聲中依然堅持自己的方向,傲視同儕。

這些年來,馬雲的確因為比較善於炒作而備受爭議,但沒有一個人否認他的管理才華。阿裏巴巴的股權結構也一度招人猜測,但從來沒有人否認過阿裏巴巴管理團隊的戰鬥力。馬雲對自己的團隊也十分自豪,他曾說,我最驕傲的是我們的人,其次是我們的投資者,最不驕傲的是我們的網站。

創業十幾年,阿裏巴巴公司裏麵的員工從來沒有人提出要跳槽去別的公司,阿裏巴巴最初的“十八羅漢”,至今一個都不少。

據說,的確也有公司願意出3倍的工資挖阿裏巴巴的員工,但員工不為所動。對此馬雲風趣地說:“同誌們,3倍我看就算了,如果5倍還可以考慮一下。”馬雲詼諧地說,員工在阿裏巴巴幹3年,就相當於讀了3年研究生,“帶走的是腦袋而不是口袋”,口袋當然也會有,但主要是腦袋。“因為3年之內在阿裏巴巴吃過各種苦,知道公司如何麵對各種挫折,這才像真正從正規軍校畢業的軍官一樣,經得住各種摔打。”

阿裏巴巴公司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各種不同文化的融合。無論是德國人的嚴謹、美國人的務實、印度人的執拗、日本人的激進,都在這裏各施所長,各得其所。

馬雲說,阿裏巴巴永遠有各種古裏古怪的人,有些人能幹活不能管人,有些人能管人不能幹活。阿裏巴巴特別需要有專業管理人員進來,因為阿裏巴巴的這些人很難管的,你是三段,我是三段半,誰怕誰呀!你也別想說我,我也別想說你,但有些人就能把人全部管起來。他技術水平是零段,但他有高超的管理才能。

所以馬雲想到大學裏除了科室主任、係主任、院長這條線,還有助教、講師、教授這條線。公司的這兩條線一條是官路,還有一條是學術線。

馬雲對阿裏巴巴的團隊很滿意。現在,阿裏巴巴的員工一半是技術人員,另一半做服務,基本上在IT行業有2年到3年的經驗。策劃人員都很優秀,市場人員都很懂行,技術人員都很精幹。

馬雲的最強項是考慮公司的戰略,怎麼去矽穀競爭,去全球競爭。

所以馬雲說:“阿裏巴巴是一支一流的團隊,一流的投資組合。”

7.點撥後生,“贏在中國”的點評大師

馬雲是經曆過風雨的人,他知道創業的艱辛。馬雲擔任了第一屆“贏在中國”的評委,他願意把自己的智慧傾囊相授,去幫助每個創事業的青年實現夢想。

幹大事業的人,就是不一樣,看過第一屆《贏在中國》的朋友一定會被馬雲妙語連珠而又一針見血的點評風格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