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歲香換下來的菜,全部都成了空間地裏的肥料了。這也是筆記本裏記錄過的,如果蔬菜成熟了還不收獲的話,就會直接被空間分解,成為土地的養料。收獲了堆在地上不拿走的,當然也一樣。——種子除外。
證實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歲香立刻就高興起來,她想著,等媽媽生產完了,弟弟稍微長大一點之後,就可以種菜去城裏賣了。甘塘村距離縣城並不近,但好在有城鄉大巴車可以坐,半小時就到了,非常方便。
雖然每天賣菜很辛苦,但是……這世上做什麼不辛苦呢?農村種地本來就很辛苦,相較之下,賣菜已經算是較為清閑了,至少來錢快。
甘塘村的貧窮,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這裏種植的基本上都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非常少,所以當然也就賣不上價錢,實際上,不是需要用錢的時候,也沒有哪家會賣糧食。就算是交公糧(也就是農業稅),也是直接用糧食來抵扣。(直到2006年國家廢止農業稅之前,農民每年都要上繳幾百斤糧食,或是相應數額的人民幣。)
除此之外,收上來的糧食基本都會留下,除了自己吃之外,大部分都用來養豬,一頭大肥豬養上六七個月,可以賣到將近兩千塊錢,一般人家都會喂兩三頭,留下一頭作為過年的年豬,其餘賣掉,就是甘塘村人最大的現金來源。
所以在這個閉塞的小村莊裏,雖然貧富仍然有差距,但實際上卻並不明顯,因為不可能有哪戶人家能夠一下子拿出大筆的現金,這樣一來,當然就顯示不出差距了。
所以像歲香家這種略微寬裕的,跟程青樹家那種有些困難的,至少從表麵上來看,差別不大,反正都有一口吃的,不會餓死。但是但凡遇上個什麼事,歲香家還能周轉一下,程家恐怕就要賣糧賣田賣地了。
直到新世紀之後,村裏出去掙錢的年輕人多了,不再這麼閉塞,這種差距才逐漸顯露出來。尤其是一部分年輕人掙了錢,回家修房子買車之後,隻要看看各家的房子,對於各家的情況,就差不多心裏有數了。
遺憾的是歲香家裏直到她死的時候,都還住著如今的老房子。——曹明發一共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可惜因為他自己太會作,四個孩子除了歲香,一到能夠自立的年紀,就紛紛離開了家,並且不願意再回來。他是守舊的人,自己又不願意出去拚,家裏當然不會有錢來建房子。
而歲香一直留在家裏,也不過是顧念著還沒有長大的弟弟,等弟弟能夠自立了,她見離開無望,索性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現在不同了。歲香手握空間這樣神奇的東西,也早早找到了一條曹家人可以走的道路。既不需要離開甘塘村這個故土,又可以掙錢,的確是再好不過。
有了這樣的打算之後,歲香可算是完完全全的放鬆下來了。
現在,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剩下的,不過是按部就班的往前。
1996年6月,剛剛入夏,甘塘村的氣候正是最溫暖宜人的時候,田野間,山坡上,到處都是姹紫嫣紅的花朵,將滿世界妝點得美麗動人。山林間的豐富出產,也是從這時候開始陸續成熟,小孩子們每天都會溜上山,摘果子,采蘑菇,不亦樂乎。
但歲香卻一直待在家裏,幾乎沒怎麼出過門。因為,蔣芹要生了。
這時候生產還不興去醫院,所以到了要發動的這幾天,曹家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歲香的奶奶和外婆也已經提前來了,就在曹家住下,免得夜裏發動起來的時候,還要去叫人。
家裏的床鋪隻有這麼多,所以歲香要跟奶奶和外婆睡一張床。
回到小時候之後,歲香倒是去看過爺爺奶奶好幾次,她嘴甜懂事,兩個老人都很喜歡她。(實際上歲香沒重生之前,小時候也是非常討喜的,那時候就是爺爺奶奶最喜歡的孫女兒。)但是外婆卻隻見過一次,還是過年的時候,蔣芹帶著她回去拜年時見的。
相對於爺爺奶奶,歲香對外婆一下的感情非常淡漠。因為她很清楚,未來的那麼多年,她們姐弟在曹家過得那麼辛苦,可是外婆也好,舅舅舅媽也好,從來沒有替他們說過一句話,甚至沒有來問過一句他們過得好不好。對於這樣的親戚,歲香的打算就是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