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一,從蜂蜜加工生意起步開始原始積累,後來趁著股票認購證,他淘到第一桶金,被稱為“陳千萬”。
而且他不是自己發財,而是帶著廠裏的人一起發財。
對了,在此之前他還是一名教師,在他在股票認購證賺錢之後,並沒有繼續在資本市場玩耍,而是開始做實體經濟。
除了這六間國有店鋪外,他還他果斷進擊了飲料行業,推出了“金義果奶”,與娃哈哈叫板,後來還推出明星產品“金義礦泉水”,乳酸飲料、果凍等。
有時候你不得不感慨,這人的眼光是非常超前的!
能成功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當然,買奶賺不賺錢呢?
這麼說吧——
日後最火的那些綜藝讚助全都是賣奶的讚助的。
如果可以的話,阿寶也想深耕這個行業。
不過就是前途光明且進入了華夏富豪榜的陳金一卻在2006年成為了“老賴”。
而原因就是大資金投資“水變油”!
其實上過學的都應該記得,在80、90年代,有一個“水變油”的特殊事件。
到底有多神奇呢?
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紅城基液”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
這個試驗足以讓全華夏的人瘋狂,甚至有人已經幻想。
一旦能將水變成石油,那他們就可以跟頭頂一塊布,世界我最富的中東石油大亨叫板了。
而之所以叫紅城基液,就是因為發明他的是王紅城。
如果是穿越者,肯定一眼就知道是騙局。
可問題在於他太會包裝,太會演戲,甚至有專業機構的背書——1993年初,又出現了一個偽造的華夏科學技術協會管理中心科技部的文件—— 《關於“大力推廣應用水基膨化燃料”的決定》。
後來在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的炒得火熱,還拍了紀錄片等等。
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一個部隊企業專門為此辦了一個公司,有300多家鄉鎮企業拿出上億元資金給王紅城搞共同開發,把他當成財神爺……
其中就有陳金一!
當然,這些都是時代的產物。
不可否認的是,陳金一是早期真正的牛人。
特別是他的眼光非常獨到,如果堅持做下去,就真沒鍾山山什麼事了。
後來他倒台,在娃哈哈出來的鍾山山才一步一步成為“水王”!
阿寶的大腦開始快速的轉動,經過第一次的股票認購證抽簽,買了那麼多的陳金一肯定是有錢的。
但他舍得花巨資投入到店鋪裏嗎?
當然,曹文建的想法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希望他們互相抬價,好為這六家店鋪多賺點錢!
這麼說……他自己是不想吃回扣了?
如果想吃回扣,跟其中一方談就可以,再私下許諾點好處。
這年頭,不管找誰辦事,規矩都是要懂的。
阿寶其實是不打算賄賂的,畢竟怕到時候誰落馬了,自己也被牽連了。
要知道這年頭,行賄數額大的話是要槍斃的。
簡單的交談之後,大家也是切入了正題。
“其實這六間店鋪要出售的消息早就在門口貼著的了,但一直都沒什麼人有興趣!考慮到金額很高,而且需要一次性付清等原因,最終你們兩個是最適合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