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直在辛興宗身邊冷眼旁觀的楊惟忠突然說道:“將軍,這人抓不得。”
“抓不得?”辛興宗一愣,“他是漏網的欽犯,為何抓不得?”
楊惟忠緩緩的說:“二十多年前楊家將處斬時可曾聽說漏網一人?沒有。他是不是楊家後人,還有待調查。即使是,那麼隻有另外一種可能。”
辛興宗問:“哪一種可能?”
楊惟忠說:“那他就是西夏百合公主的兒子,也差不多是西夏的王子。”
楊思廣心中一凜,這個楊惟忠不簡單!
辛興宗頓時醒悟過來。二十多年前楊文廣與百合公主的傳奇愛情故事天下人皆知,至今仍然膾炙人口。既然楊家已經滅門,楊文廣的兒子也隻有西夏百合公主所生了。
“那,怎麼辦?”辛興宗慌了,一下子沒了主見。
楊惟忠說:“所以我說這人抓不得。他雖是楊家後人,但也是西夏王子,抓了他,會是一起嚴重的外交事件。如今我朝憂患連連,契丹韃子占領我們燕雲十六州,騷擾我們大好河山,關外女真部簇又強勢崛起,似有問鼎中原之意,如果我們再得罪一個西夏,豈非雪上加霜?此弊大於此利也!因此,這人抓不得。”
辛興宗驚道:“楊將軍言之有理!若非你及時點醒,我差點犯下大錯。”
楊惟忠歎了一口氣:“當年皇上誤聽讒言,斬了楊家,自己毀了長城啊!此舉令多少忠臣良將心寒意冷,以致於朝中將才凋零,國無棟梁之材,也難怪韃子如此猖狂了!”言下不勝唏噓。
若是別人當麵議論朝廷是非,辛興宗早已拿下治罪,唯獨這楊惟忠是個例外。這當然是有原因的,辛興宗本人平庸,既不會整治軍隊,亦不善治理民生,所擅者唯有吹牛拍馬阿諛奉承之術。然而湖南卻治理得井井有條,這裏物阜民豐,兵強馬壯。這一切,皆是楊惟忠之功。可是楊惟忠性情耿直,不善官之道,反而落個辛興宗的副職。有楊惟忠這樣能幹的助手,辛興宗樂得事事不管,隻消坐享其成,這等好事,誰人不願?是以辛興宗對楊惟忠倒也頗為敬重,一向言聽計從。
這個世道就是這樣的,有真本事的人往往被埋沒在底層,青雲直上的反而是那些碌碌無為的馬屁之徒,這些敗類竭力打壓著真正的人才,掩蓋住他們的光芒,以此來保全自己的地位。楊惟忠如此,韓世忠亦是如此,宋明的衰敗不能不說與這個有很大的關係。其實現代社會何嚐不是這樣呢?這到底是辛興宗這樣的人的悲哀還是韓世忠這樣的人的悲哀或者說這還是中國人的悲哀?
楊惟忠禮節性的向楊思廣拱拱手,道聲:“得罪!”便下令收兵。
宋朝時期長沙設為長沙郡,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當時的湖南被分為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長沙隸屬於南路,潭州治所,(為便通俗易懂,筆者仍以湖南,長沙相稱)在當時是有名的商業之都。宋朝時的湖南農業非常發達,在那時起就有了“魚米之鄉”的稱號。也因為如此,長沙在宋朝時期擁有非常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