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每個人走在坎坷的生活旅程上,總會遇見失敗和痛苦,當你失去一件你非常想擁有,而且也“本該屬於你”的東西時,你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也會決定你的一生。可能有的人耿耿於懷,沉湎其中,久久糾結於此;有的人可能會努力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自己。這兩種心態哪種更容易成功顯而易見。如何麵對這“打翻後的牛奶”,關鍵在於是否能憑借自己的力量走出洪流,有的人放棄了努力,萬念俱灰地沉入深淵, 而成功的人是相信夕陽西下,黑暗來臨,但是黑暗也總會過去,隨之而來的是第二天的光明。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著名大師卡耐基最推崇的成功之道。也許你會認為不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是陳詞濫調。的確,這句話很普通,甚至有些老生常談。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忘記這句話。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很多人都往往是為自己之前所做錯的,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而耿耿於懷,結果下麵的事情也做不好。類似的經驗我們都有過,上學的時候習慣考試完了對答案,並為自己做錯的題目擔心,結果接下來的考試也沒能好好發揮;職場上的人,則是為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誤擔心,害怕受到老板或上司的批評,而影響了一天的工作,有時還會耽誤重要的事,這是很不值得的做法。因為成功垂青那些不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的人。
以前有個10歲的小男孩,不小心打碎了自家的花瓶。這個小男孩並沒有像一般小孩一樣嚇得隻會哭泣,而是對著碎花瓶深思了很久,他被地上的大大小小的碎片吸引了,為什麼碎片有大有小,比重也不一樣,但是他沒想出答案來。後來,隻要打碎了東西,他都要認真地保管起來。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發現被打碎的碎片有它的規律,即大碎片與次大碎片的重量比是16∶1,次大碎片與中等碎片、中等碎片與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這就是著名的雅各布·博爾碎片規律。這一發現被廣泛應用於天文和考古研究,對文物、隕石的碎片恢複原貌非常有用。生活中不經意的變數太多了,就像花瓶刹那間落地打碎,牛奶突然之間被打翻了一樣,事情一旦發生,就絕非一個人的心境所能改變。傷神無濟於事,鬱悶無濟於事,從這些變數的影響中走出來發現新天地,才是最好的選擇。
生活中我們都有做錯事或失誤的時候,讓我們十分懊惱,這時也許就會常常想如果時間能倒流多好,哪怕一分鍾呢,可是你無法讓時間倒流回到過去,無法讓已經成為事實的錯誤消失,但是你可以讓錯誤成為你未來成功的基石。你可以設法改變一分鍾以前發生事情所產生的後果,但你不可能改變一分鍾之前發生的事情。唯一能夠作的正確選擇是,以淡定的態度分析當時所犯的錯誤,從錯誤中得到教訓,把教訓銘刻在心,這就足夠了。
東漢大臣孟敏,年輕的時候曾賣過甑。一次,他的擔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頭也不回地徑自離去。有人問他:“壞甑可惜,何以不顧?”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已破矣,顧之何益。”是的,甑再珍貴,再值錢,再與自己的生計息息相關,可它被摔破,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為之感到可惜,心疼如焚,顧之再三,又有什麼益處呢?這時我們需要淡定的心態。“甑已破矣,顧之何益”,說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去麵對已經失去的東西。失去的終究是失去了,無休止地糾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有了淡定的心我們根本就不會沉溺在此,因為我們知道,世界上不管什麼東西都不是永恒的,即便我們對它們有多麼留戀,也不能製止這種逝去。因此,淡定在這時扮演的是一種調節劑的作用,能讓我們很快從失去的“陰影”中走出來,去追求下一個目標。所以說我們不應為了不能改變的事實而一味的苦惱,不是都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隻要未來走得更美好,不要回頭看,前麵的世界很精彩。
一天,一個愛好海上旅遊的英國老人坐輪船出海遊玩,他正在輪船甲板上悠閑地看著報紙,突然一陣大風把他頭上戴的一頂新帽子刮進了大海。這位老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看看正在飄入海中的帽子,又繼續看起報紙來。旁邊的同伴提醒道:“夥計,你的帽子被刮到大海裏了。”“哦,知道了,謝謝!”老人淡定地說完,繼續看報紙。“奇怪,你怎麼不感到可惜呢?”“我為什麼非要感歎一遍呢?”“可那帽子值幾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慮如何省錢再買一頂呢。我再心疼也不能讓它飛回來。”
這則故事是不是讓人感受到一種做人的大智慧?帽子飛走了已成事實,再怎樣也於事無補。它不會吝惜你的眼淚,也不會被你所感動。唯一能做的就是忘記,從新再來,不要沉迷於過去的錯誤而不能自拔。長長短短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你以為犯下了無可挽回的錯,你以為世界都漆黑了,你以為再也碰不到這麼好的人了,你以為好運不會再光臨了,你以為幸福離你而去了……其實,再多的失去,你隻要咬牙挺過去,然後再回頭來看這些日子,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的可笑。不要在意這樣那樣的牽絆,要緊的,是不懈不怠地去探尋、去追求。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否則,正如泰戈爾所言,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月亮和星辰。有這樣大度的襟懷,有這樣的人生智慧,命運或許會給你新的機會,邁過幾道坎,拐過幾道彎,成功會在那裏微笑著向你招手。傍晚應該是一天中最淒涼的時刻。看著血紅的太陽染盡了半邊天,天空略現出一片紫藍。隨即便落入無盡的黑暗,代表著一天的結束。然而將夕陽西下倒過來看,卻和日出有著出奇的相似之處。我們缺乏的正是這種倒過來看的精神。
接受生活賜予的考驗
人生之旅,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處處有坎坷、崎嶇,甚至是斷崖,當我們一出生就要麵對生活的考驗,酸甜苦辣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會被嚐到。人生似大海中不安定的航行,有風暴也有浪濤;人生似激烈的戰鬥,有勝利的欣慰,也有失敗的痛苦。生活在這場航行與戰鬥中,是對人多麼大的考驗啊!所有的考驗都不會是白費的,這些經曆不可忘卻,是激勵人的源泉,如果我們把它當做磨煉自己的機會,那麼通過我們堅強的意誌去奮鬥,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成功。
過去我們在父母的嗬護下,生活在蜜罐和溫床裏。我們的成長道路幾乎沒有挫折,是平平坦坦的、一帆風順的。長大後才發現原來生活是充滿考驗的,走錯一步可能就會遺憾終身,現在是考驗,今後還有千千萬萬的考驗等待著我們,嚴酷的現實也在提醒我們,為什麼很多條件優越的青年,卻往往生活得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呢?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些人多半被安逸的蛀蟲所蛀蝕,心靈變得空虛,肌體變得懶惰,以致毀滅了智慧,毀滅了理想。真正經得起考驗的人,擁有的不是畏懼考驗的心,而是不管是不是考驗都敢經曆的淡定氣質。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任何人都會碰到磨難,隻要你勇敢地麵對生活,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站起來,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信心,不論是什麼樣的考驗都能經受得起!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在艱苦環境中生存的能力,反思自己,鍛煉自己淡定麵對考驗的心理。
偉大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924年加入共產黨。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身體受到嚴重損害,短短幾年他的病情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作鬥爭的同時,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壯大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小說完成後,他寄給朋友們,想征求他們的意見,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誌,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1929年,年僅25歲的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依然用自己的戰鬥經曆做素材,以頑強的意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讚。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麵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他麵對逆境的百折不撓、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為我們譜寫了一段令世人尊敬的傳奇。
人生中的許多所謂的挫折與困難,隻不過是對你的智慧的考驗而已,這些考驗是不可回避的,更多的時候也是殘酷的。考驗你是否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選擇接受或者選擇改變;考驗你所可以達到的境界,是淡定地接受還是執著地去改變。每個人對考驗所持的態度不一樣,也造就了各自人生的道路。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堅持,能否無怨無悔地去撥開層層雲霧,等待光明的到來。兩者之間,可能隻差半步,但這半步之遙決定了你的命運。
當一次次的考驗擋在身前,仿佛逃脫不了的烙印,附在靈魂的深處。生命中注定了會有障礙,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道路到此為止,生活的磨難終究會過去,那會是讓人欣慰的期望。它可能是生命轉折的一個契機。它完全可以成為一種動力,促進一個人的成長,造就一個人的輝煌。人生中我們需要更多的考驗,讓我們辨清善惡、分清真偽、拆穿謊言。這樣我們在社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在生活中才能找到真心的愛人,在工作中才能找到忠誠的夥伴。
著名幽默諷刺小說家左琴科,在一篇名為《考驗》的小說中,寫了這樣一段故事,在一個村莊裏住著一戶三口之家,戶主叫斯傑潘,他的妻子安娜溫柔善良,孩子也聰明可愛,他們生活得十分如意。一次,斯傑潘忽見樓上搬進一位年輕的姑娘名叫麗塔,長得俊俏如花,見麵不久他們就暗送秋波。過了一個月,斯傑潘突然向妻子攤牌,說自己愛上了麗塔,要離開家到樓上與麗塔同居,盡管妻子哭鬧地極力挽留但無濟於事。不久,斯傑潘應征入伍開赴前線。開始,他常給麗塔寫信敘談離別之情,3個月後就音訊皆無了,正當麗塔不解之時,突然接到來信,說斯傑潘自己已負傷丟了一條腿,問麗塔能否像以前一樣愛他,昏厥清醒後的麗塔回信說得很絕情:“已經無力照顧你,你還是另想出路吧。”這時安娜也收到丈夫的來信,得知丈夫的傷勢,善良的安娜痛苦不已,回信說:“咱倆的命運早已注定在一起了,快來信告訴我去哪兒接你。”幾天後,斯傑潘戴著勳章奇跡般地回來了而且完好無損。嚴酷的現實令他思考了許多,他明白哪兒才是自己的家,誰才是自己最應該愛的人。
生活考驗了斯傑潘的愛情,讓他清醒,找到真正的愛人。同時也考驗了安娜和麗塔,麵對挫折時勇敢接受最終能獲得幸福,推脫逃避的人最終一無所有。經過磨煉與考驗的愛情,方能閃現幸福之光。不僅是愛情,人生中考驗無處不在,能越過它的人要麵對更多的考驗,而越不過的人便要得到一次教訓。將淡定與智慧合二為一,並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樂觀向上的心態,那在前方迎接你的,一定是幸福的生活和勝利的曙光。
美麗的田野中也有荊棘叢生,無際的草地也有泥濘沼澤,晴空萬裏的天空也有密布烏雲。生活縱是美妙,但也有許多絆腳石。生活的考驗是殘酷的,對於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體會。曾經,以為遭受磨難會是悲慘的事,孤獨、淒涼,仿佛受困於睡夢中。整顆心浸透在雨夜,前行的路一直延伸至昏暗的街角,絕望可怕地吞噬生命。你所生存的這個社會,並不是你生來的天堂,你要經受得起生活的殘酷考驗。生活不僅僅是麵對微笑,也要麵對艱難;需要攀越險峰,也需要越過障礙,方能有所前進。不要怕,隻要你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挑戰殘酷的考驗,整個世界都會給你讓路。讓我們每個人都在火熱的生活中考驗自己吧,它將引你走向新的希望。
苦難是一份難得的禮物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所謂苦難,是指那種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個人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也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有人說,苦是因為事與願違。自己苦苦追求的東西始終無法得到,或者擁有的東西輕易地離自己而去。人們往往把苦難看做人生中純粹消極的、應該被完全否定的東西。但苦難同時也是一個人不斷向上攀登的梯子,苦難是一所學校,對強者,苦就是力量;對弱者,苦卻是深淵。兩者都有希望,前者在希望中掙紮,後者卻在希望中等待。於是,掙紮者愈來愈強壯,而深淵下麵,還有深淵。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會有人永遠走運,更不會有人永遠倒黴。在苦難麵前,你可能會暴跳如雷,可能會歇斯底裏,可能會糾結在此難以自拔,也可能會崩潰,甚至可能會有輕生的念頭,但是又有什麼關係,這些情緒總是會有逝去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變得更有耐力,心中更加平靜,氣場更加淡定。每一個苦難都是一份禮物,那是上天為了磨煉你而精心準備的,即使它的外表醜陋到令你抓狂,你也要耐心地一層一層把它撥開,你會得到意外的驚喜。
在一片茂密的樹林裏,一隻叫斑比的小鹿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斑比還站不穩,但是,在媽媽的鼓勵下,斑比在媽媽的腹下找到了生命的源泉。斑比和媽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斑比快樂地度過了它的幼年時光。一天,媽媽告訴斑比:“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媽媽突然倒下,你一定要朝相反的方向逃跑。你一定要記得遠離人類手裏的小鐵棍,那會讓你喪命的。”不久,媽媽就被人類用槍打死了,斑比驚呆了,但它突然又想起了媽媽的話,奮力地朝著相反的方向逃走了。失去了媽媽的斑比生活得異常艱辛,它每天垂頭喪氣,感覺生活很痛苦。後來,斑比遇到了老鹿王,它向老鹿王訴說了自己的苦難,希望老鹿王可以告訴它該怎麼辦。老鹿王說:“我幫不了你,每隻小鹿都會經曆類似的苦難,我也在很小的時候失去了媽媽,痛苦的同時這份苦難也讓我能獨自堅強地生活,現在我是這裏的鹿王,這也算上天送我的禮物吧。斑比你要靠你自己迎接這份禮物。”斑比點點頭,它似乎知道該怎麼做了。很不幸,一天,斑比也中槍了。斑比覺得自己的腿軟綿綿的,很困,一躺下就會睡著了。但是,堅強的斑比在老鹿王的鼓勵下又重新站了起來。斑比吃了一些草藥,傷口很快就好了。斑比在經曆了重重的苦難後終於長大了,成了新一代鹿群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