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女子,性子溫婉,與世無爭,沒有太多陰暗的心思,在後宮中人緣也甚為不錯。Ww WCOM
在我還非常年幼,母妃也還非常年輕之時,母妃也曾對父皇抱過幻想。那時的我,還經常見到她因久候父皇,而父皇卻未至,從而垂淚到明。
後來,可能母妃自己也慢慢的醒悟了過來,不再這般癡癡傻傻的等待了。
後宮中的女子,大多日子都過得非常寂寥和無聊,所謂閑生遐思,便會無端生出很多的是非出來,母妃不願自己也變得如此,便將生活的重心從父皇身上生了轉移。
母妃新的最大生活重心自然就是撫育我了,不過,因著我自還比較乖巧、聽話,又非常聰明伶俐,這就讓母妃無須在我身上浪費很多時間,也就多出了不少時間來做一些她喜歡做的事情。
在我的記憶中,母妃最喜歡做的事情應當就是讀書、練字和吹笛子了。
因為當時尚年幼,母妃讀書、練字時,我看得不是太明白,便讓服侍我的太監趙德安帶我出去玩耍。
可是,若是到了母妃吹笛子的時候,我便喜歡粘在母妃身邊,聽她用一截不起眼的、上麵打著幾個孔的竹棍吹奏出一些非常悅耳、悠揚動聽的樂音出來。後來再長大了一點點之後,我明白了,原來那個不叫竹棍,而應該被稱之為笛子。
母妃有一本樂譜,母妃吹奏時,經常會對照著樂譜上的曲子來吹。
每次選擇吹奏的曲子會隨著母妃的心情變化而變化,時而是歡快的,時而是悲傷的,時而是愉悅的,時而是憂愁的。
但是,每年到了春季之時,母妃總會用一副哀愁的表情,吹奏同一聽起來比較悠揚動聽的曲子。
後來,隨著我跟在先生後麵識詞之後,終於認出了那曲子的名字叫姑蘇行,我這才知道,原來,母妃是想念起她那個在江南、此刻已經姹紫嫣紅的故鄉了。
不過,盡管如此,隨著歲月的逐漸推遲,母妃的個性卻也變得越來越淡定,也變得越來越知足常樂了。
母妃的心情好,我的心情自然也不會差。現在想想,那段日子可能是我未成年前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了。
隻是,這一切在那一年夏以後,便都被破壞掉了。
那一年的夏,因氣出奇的炎熱,父皇便帶著後宮中尚算得寵的幾個妃子和皇子、皇女們,還有四皇叔,一起去京都附近的避暑山莊去避暑。雖然不得寵,但因父皇的皇子少,所以,母妃與我也都被列入其中。
有一,父皇決定帶著大家去狩獵,因著狩獵是一項相對而言要危險一點的活動,年幼的皇子、皇女是不被允許參加的,所以,連帶著我們的母妃也不能參加,隻能與我們一起守在山莊裏。
而四皇叔因為著了風寒,也沒有去參加這次活動。
吃過午飯後,母妃本欲帶著我一起午休一會,但是,因著氣實在太炎熱了,盡管室內已經放了不少冰塊了,還是燥熱得緊,母妃與我都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