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程麟有個習慣,喜歡將那些疑難雜證的發病體給提煉出來,作為紀念。那次也不例外,他通過對於病人排泄物的提煉,研製出這藥粉。本來這些作為紀念品的東西應該永遠擺放在程家底下的藥品室裏。但是,在龍浩承出征的前一天,蘇麗雅找上了他。那天的情形開始浮現在眼前:“程麟,你這麼多年的行醫經曆,可有遇見什麼奇怪症狀的病人?就是那種會傳染給別人的病症。”蘇麗雅憂鬱再三,還是問出口了。

程麟雖然疑惑,還是回道:“我曾經在三年前遇到一個腹瀉不止的病人。”而後他詳細講述了那時的情形。

蘇麗雅的眼裏閃過精光。她知道這就是自己要的。她知道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瘟疫的存在。人們對於瘟疫一詞還是非常陌生的。而今夜她之所以如此問,乃是因為她想要確保浩承能萬無一失的贏得這場戰爭,平安地回到自己的身邊。

戰爭的成敗與否其中一個大的決定性因素是兵器的精良。但是,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兵器反而成為其要因素。謀略成為主要因素。身知兵器重要性的蘇麗雅好後悔當初沒有記住火藥的配方。但是,真正的兵器之王其實並非火藥,反而是細菌。當初元朝攻陷俄國的細菌之戰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蒙古軍隊進攻在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讓沒有遭遇過鼠疫歐洲地區陷入了瘟疫,使得中世紀的歐洲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細菌戰。而日本人如此熱中於細菌的研究隻怕也是從中得到啟發。想到生化武器,她就想到了程麟。從程麟的描述中,她知道了那名病人應該是患了霍亂。而且,程麟居然保留了病原體。最重要的一點,他懂得醫治之法。她告訴他,這病名叫霍亂,可以通過水傳播,並將自己的打算將給程麟聽。

身為醫者,程麟聽到她居然想要病來擊退敵人時,馬上斷然拒絕。

蘇麗雅眼帶堅毅地勸道:“程麟,你可知道如果兩軍真得交戰,將會有多少的士兵戰死沙場,將會有多少的無辜百姓應該朝陽國的貪婪而發動的戰爭弄得家破人亡。而且這些人都是龍炎國的百姓。如果用霍亂的話,可以最大限度的使敵人失去戰鬥能力。我相信浩承對於毫無抵抗能力之人不會趕進殺絕的。而且,隻要他們肯投降,你將可以將醫治之法交給他們,不會有人因此而死亡的。”

程麟的眼裏出現了動搖,抬首望著那期盼的明眸,最終回道:“我答應讓人去富縣取藥,但是至於會不會用,等我到了邊境再做決定。”這是他最大的妥協了。

蘇麗雅為這妥協而感謝不已。

終於,他停止了回憶,視線在落在那瓶子上。這幾天見到的戰爭後的情形開始浮現在眼前。白天那些數不清的傷兵,那些因為受重傷,即使是他也無能為力的傷兵,那一雙雙死前仍相信他這個所謂的“神醫!”一定能醫治好自己的眼。這正得讓他感到無力,讓他痛恨戰爭。這痛恨的情緒,在傍晚,他因為受不了又一雙期盼的眼失去了生命的色彩,而出了營帳,走到了米州城內。淩亂的大道,因為戰火而燒毀的房子,還有那守護在屍體旁哭泣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本想逃避的他,無從逃避,不得不麵對那急速膨脹的憎恨情緒。他要停止這場無謂的戰爭,他不要再看到有人因為而死亡。黑白分明的黑眸裏染起了堅決,他上前走到桌上一步,伸手將瓶子握在手中,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