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初創,再加上闞澤受孫權影響,把大量精力投放在荊州,在吳郡的力量自然就顯得薄弱了。花了幾天功夫,也隻查出來一則流言是從一座小院中流出來的。闞澤怕孫權等的著急,便匆匆前來彙報。
孫權聽了闞澤的彙報,沒急著下達搜捕令,卻語重心長的對闞澤道:“德潤啊,你要明白,你這個軍統不僅僅要打探明處的敵人,也要打探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吳郡這麼多人,有沒有敵方的探子?有沒有什麼不尋常的舉動?有沒有誰暗中搞串聯?總之一句話,吳郡的一舉一動,你隨時都要掌握,這樣才能保證吳郡不會出大的亂子。”
看著闞澤一一記下,孫權滿意的點了點頭,“你剛才說查到流言的來源了?”
“查到幾條線索,不過順著摸下去,都斷了,隻查到這一條是從一處小院中流傳出來的。”
“那可曾查明這小院是誰家的院子,裏麵都住了哪些人?”
“是盛孝章家的院子。”
“盛憲?”
盛憲字孝章,曾被選拔為尚書郎,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後來出任吳郡太守,因病去官,一直居住在吳郡。盛憲是海內大大有名的名士,比華歆還要有名,在江東聲望極高。雖然張昭在江東群臣中聲望是最高的,不過那是因為張昭處理公事很幹練、公允,因此受到大家的愛戴,但要說能讓群臣行弟子之禮相見,江東朝野隻有盛憲。
既然盛憲是如此重量級人物,自然不能輕易動他,因此孫權也頗有些躊躇,想了想道:“這樣,你繼續查,查出究竟是院子中的什麼人放出的留言,此人背景如何,跟盛憲有沒有關係。還有,不能把目光都盯在這一麵,其他地方也要繼續查,看能不能挖出其他線索。再查一下盛憲,看他有沒有什麼不軌的舉動,比如說私蓄兵甲之類的。要充分利用起地痞流氓、遊手好閑之人,這些人雖然幹不成大事,打聽事情卻是好手。”
闞澤退下後,孫權暗自念叨著,盛憲,盛憲,這名字好像在哪裏聽到過,仔細回想一番,猛然想到孫策遇刺後,自己問及刺客來曆時,黃蓋提過許昭在盛憲任太守時便在太守府任職。那麼許昭跟盛憲有關係,而丹徒令戴員與許昭有關係,此二人又與孫策遇刺一事脫不了幹係,那麼戴員與盛憲有什麼關係?媯覽和盛憲有沒有關係?盛憲會不會是刺殺孫策和挑撥孫翊的幕後主使?
孫權急忙調來戴員和媯覽的資料查閱一番,三人果然大有關聯,戴員和媯覽都是盛憲任吳郡太守時推舉的孝廉,並由此走上仕途。那麼盛憲與刺殺孫策和挑撥孫翊之事有沒有關係?
帶著疑問,孫權決定再次審問媯覽。自從上次孫權孫翊共審之後,媯覽便被關押起來,此後孫權不再過問此事,倒是孫翊心中不忿,經常過來提審一番,說是審訊,實際上孫翊隻是發泄情緒而已,因此自然是大刑伺候,每次都將媯覽折騰的死去活來才肯罷休。而媯覽似乎也明白孫權還是想從自己口中得知幕後主使的,自己還是有用之身,每次都咬牙堅持,死也不肯吐露半句。
孫權來到牢房時,孫翊正在對媯覽用刑,淒厲的慘叫讓孫權聽著很不舒服,而孫翊興致正濃的呼喝著,一眾小吏早已習慣了,有的興奮的揮動刑具,有的在一旁起哄,有的可著勁的奉承孫翊。
孫權早知道小吏們的嘴臉,因此並沒有動怒,隻皺著眉重重的咳嗽了一聲,孫翊和小吏們聽到動靜,扭頭看見是孫權,忙住嘴停手,上前見禮。孫權擺了擺手,“你們都退下,叔弼留下。”眾小吏們躬身退出門外,孫權吩咐兩個衛士守在門外,禁止別人靠近。
媯覽本來就是遍體鱗傷,受刑時隻是強撐著一口氣,此時小吏們停手,讓他鬆了口氣,還沒等看清楚情況,就昏了過去。
孫權靠近媯覽時,看到媯覽已經昏迷,便吩咐胡綜把他弄醒。
胡綜舀了瓢水,照著媯覽臉上一潑,媯覽就悠悠醒來,抬頭看了一眼,見到了孫權,心中明白了停刑的原因,“你們不用白費力氣了,我說過,沒什麼幕後主使,一切都是我自己做的。”
孫權搖頭道:“你倒是敢作敢當,不過我這次來不是問你誰是幕後主使,因為我已經知道是誰了。”見媯覽身子一僵,孫權心中明了,繼續道,“我這次來隻是想問你另一件事,你當初被舉為孝廉,和你一起被舉為孝廉的還有戴員,你應該不會忘記他吧,你也應該聽說了他的事情,我想知道,你和戴員是怎麼聯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