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兵敗(1 / 2)

洛陽,丞相府。董卓端坐在大堂之上,堂下李儒行了禮,恭敬地說道:“丞相,剛剛從虎牢關傳來消息……”

“可是虎牢關失守了?”董卓急忙問道。

“丞相稍安,虎牢關並未失守。剛剛呂布將軍命人傳來消息,高順私通袁紹,事情敗露,引兵燒了糧草逃離了虎牢關。”

“高順?高順是誰?”

“呃……高順是呂布將軍麾下陷陣營的統領。”

董卓挺了挺圓潤的大肚子,似乎想起高順這個人了,點點頭,說道:“聽奉先說,這個陷陣營是他手下最精銳的兵馬,雖隻八百,可抵一萬大軍,居然會叛變。真是可惜了。”

李儒枯瘦的臉上擠出一絲陰險的笑意。“丞相,這是好事啊。”

“好事?何好之有?”

“丞相不是一直忌憚呂布會像對丁原一樣對您嗎?所以丞相一直不敢對他委以重任。可是此次聯軍來襲,呂布連斬聯軍數員大將,守住虎牢關。這番功勞卻是不小,事後如果丞相不好好獎賞他一番,而是名升實降,卸了他的兵權,隻怕將士們不服,呂布也必生反叛之心。若是讓呂布手握兵權,丞相又不放心。所以卑職說這是好事,有了這條治軍不嚴之罪,要升要降,還不是丞相說了算嗎?”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

“丞相,還有一件事。虎牢關上糧草被燒,隻怕不能久守,不如乘早遷都長安……”

虎牢關。

“哈哈,曹浩你果然料事如神。董卓傳來密令,著我棄守虎牢關,隨他遷往長安——哼哼,隨他一道,自然要交出兵權,看來董卓還是容不下本將軍啊。”

曹浩笑道:“董卓任人唯親,公子璜和女婿牛輔才是他放心的人,將軍是降將,被董卓猜忌也是難免的事。隻是這遷都……”說到這,曹浩神色一黯,“苦了洛陽的數十萬百姓了。”被強迫遷移的百姓的苦難,曹浩不用親眼看見也能想象得到。

呂布不以為然地說道:“一群無知百姓,何必放在心上。”

曹浩勉強笑了笑,知道跟呂布談民生如同對牛彈琴。

呂布接著說道:“曹浩,本將軍知道你今年二十有一,尚無表字。既然你是名臣之後,以後又跟隨於我,不如本將軍為你取一個字。嗯,你與張遼年紀相仿,又同樣深得我心。張遼字文遠,那麼你就取表字文昭如何?”

“哼,什麼深得我心,無非是想籠絡我。沒想到呂布這麼個武夫,還能想出文昭這樣的表字,難得啊。”曹浩一邊腹誹,一邊恭敬地抱拳行禮,口中謝道:“多謝將軍賜字,文昭必為將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文昭,本將軍看你體格不差,是塊習武的材料。以後你多跟文遠走動走動,讓他教習一些武技。”

“是,將軍。”

這時帳外傳來親兵的通報:“稟將軍,張遼將軍求見。”

呂布與曹浩對視一笑:“讓他進來。”

一員黑甲小將步入大帳,朝呂布半跪行禮,目不斜視地說道:“將軍,高順將軍已與上黨太守張揚合兵一處,昨日已撤往上黨。”

“嗯,張揚與我有舊,高順潛藏在他軍中應該沒什麼問題。對了文遠,這位就是曹浩曹文昭將軍,以後你可要多關照一下文昭。”

曹浩抱拳笑道:“文遠兄,將軍讓小弟跟你學習武技,你可不要藏私哦。”

張遼上下打量了曹浩一下,猛地站起身來,拍了拍曹浩的肩膀,笑道:“我會好好操練你的,要是受不了想放棄可是不行的。”

呂布見手下兩員小將有些一見如故的味道,也一臉微笑。突然又想起什麼,問道:“文昭,董卓命我棄關,可是關外就是幾十萬聯軍,萬一他們追擊,我手下這幾萬兵馬如何抵擋?”“敢情我成了智囊了。”曹浩心裏抱怨了一句,口中說:“將軍盡管放心撤兵就是。聯軍之中,無能之輩見關上突然無人,必以為有詐,不敢進軍。至於才智之輩,隻怕能猜到董卓遷都,如此一來,不費吹灰之力得到洛陽,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又豈會自損兵力來追擊我軍呢?畢竟對麵隻是一群為了各自利益而聯合的雜軍,指望他們消耗自家兵力來做無謂的追擊,根本不可能。不過……為防個別諸侯另有打算,可令大軍先行撤離,留五千精騎迷惑聯軍。待大軍遠去,五千精騎可迅速撤至關外十五裏處的土穀村埋伏。如果有小隊聯軍追擊,便一舉擊潰。”

“如此甚好。文遠,傳令撤兵。令宋憲率五千西涼鐵騎留守關內,一個時辰之後再行撤離至土穀村埋伏。”

呂布突然撤去虎牢關的大軍,追趕董卓而去。聯軍主帳之內卻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