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這麼決定了。收拾好桌子,背上自己的挎包,朝著拍攝片場而去,坐著小巴車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目的地,九龍塘廣播道。沿途欣賞這八十年代的香港街景,此時的,香港已經有了國際範了,沿途商店林立,巨幅廣告,明星海報,一路上李斯特過足眼癮......
飛速增長的經濟令香港到處生機勃勃,街上的行人,路邊的商販都是滿臉笑容,精神十足。物資生活好了,就有了新追求。所以造就香港的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八十年代也被後世稱之為電影事業的黃金十年。前世的李斯特孤獨慣了,性格有些孤傲,不習慣和太多人一起。不過經曆過重生,感受到這麼多積極的能量,也不禁心潮澎湃。
這裏就是亞洲最大的電視台,看著眼前的高樓,這就是香港無線電視台,位於號稱“五台山”的廣播道上,簡稱TVB,號稱明星生產工廠就像流水線一樣;前世的李斯特知道,未來很多人更喜歡稱它為“明星少林寺”。
此刻李斯特就站在電視台的門口處,抬頭仰望,這個巨星雲集的聖地。想想發哥,華仔,偉仔,啊芝,紅姑當然還有女神翁美玲......
深吸一口氣,心想,既然那麼多人都可以,為什麼我不行了,心裏暗自加油。於是抬腳走了進去。在門口打聽一下,就往片場走去,今天拍攝的是“十三妹”,這可不是後世的古惑仔,而是一部古裝劇,清朝年間康熙南巡的故事。
到了片場門口看到有人在喊演員不夠,再多叫點,嗯,機會來了,趕忙跑過去。
“我就是龍套”突然周圍一片安靜,李斯特也傻眼了,大家這是什麼表情啊。我不就應聘個龍套嗎。
“咦,小夥子,你是我們無線的學員嗎?”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了出來,李斯特一看,嗯,記憶中有點印象,不過現在李斯特不認識。
“不是,我是廣播學院畢業的,學過表演”;李斯特趕忙回答。
“哦,你學過表演,不介意我考考你吧”;那個人群中的人走了出來,到李斯特麵前說道。看起來五十多歲的樣子。
“不介意,不介意,先生你出題吧!”李斯特趕忙擺擺手應承道,聽他那個語氣李斯特感覺也不像是壞事,說不定是個機會給弄個主角當當。心裏YY了一下。
“好,那我就出題了,這有幾句台詞,你看一下然後試試”,我擦,還真是個角啊!李斯特心裏暗爽,伸手接過中年人遞過來的稿紙,一看傻眼了,這尼瑪是個太監啊!哎,太監就太監吧。心裏壓下不爽,揣摩了一會衝著中年說:
“可以了”。
“好,道具”,中年人說完,就有人拿過來一個道士用的拂塵,不對,應該是太監用的。劇情也很簡單,總共就七八句台詞,就是要聲音尖銳,人呢,卑躬屈膝一些。李斯特按照後世的一些經典,直接拿來主義,自我感覺,還不錯,應該有五分神似。
“不錯,這個角色本來是無關緊要的,但是被小兄弟這麼一演,反倒讓人眼前一亮,”那個中年看完以後,似乎挺滿意的,這人是身份啊!口氣還挺大的。
“對了,我是這部戲的導演和監製簫笙,叫我蕭監製就行了,還不清楚小兄弟叫什麼呢?”隻聽那個中年又說道。
啥!他說他叫蕭笙,我靠,原來是這個大神啊,我說怎麼有點印象呢。李斯特想著。簫笙,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拍過的電視可以說都是耳熟能詳的,70、80後的十個人裏絕對有九個看過。他最擅長長編武俠劇。拍過的作品包括前麗的電視的《天蠶變》、《天龍訣》,及無線電視改篇自金庸武俠小說的95版《神雕俠侶》及82版《天龍八部》等。絕對是個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