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前一節所曾提過的,孩子會視家長的責罵為“暴風雨中的忍耐”。因為,大部分的家長都犯了“一傾而出”的毛病,總是想在一次的責罵中,把孩子所有的缺點都數落光。結果孩子習慣之後,便覺得隻要忍耐過去,就會雨過天晴了。
這實在是一種差勁的管教方法。因為,家長一次就罵完所有的缺點,會讓孩子產生錯覺,認為隻要忍耐一時的責罵,就能長保太平了。
所以事實上,家長是上了孩子的當,不但沒有真正教育孩子,反讓他學會了挨罵的忍耐功夫。由於孩子認為會雨過天晴,必然不會記取教訓、以免再犯,反而會變本加利地為所欲為。
家長在責罵孩子的時候,切勿犯上此種毛病,而應該讓孩子常存謹慎之心。千萬不要為了一吐為快,就大發雷霆地責罵孩子,而數落他所有的缺點。這樣方能糾正孩子驕縱、任性的壞習慣,並使他更尊重家長的權威。
即使家長有滿腹的氣憤,也必須及時地控製、壓抑,千萬不可隨便地大發脾氣。應該掌握良機,當麵指責孩子的部分缺點,且點到為止即可。這樣能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的存在,而不會輕忽家長應有的權威。
“點”的責罵,會比“麵”的責罵來得有效。因為,家長適切的指責某些缺點,會使孩子警覺到:“連這樣的小缺點都知道!”然後便會提高警覺、謹言慎行,不敢再故作非為了。
所以,家長必須避免從頭到尾的責罵方式,以點到為止的方式來警告孩子,較能達到管教的效果。這樣,也能在孩子的心目的,建立家長穩固的權威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