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多一會兒便來到了山腳下,劉書記正趕著驢車在山下等我,劉書記身高一米六七左右應常年在的地裏勞作略微有些駝背,其實他年齡也就在六十歲左右辦不知道的人卻會以為他要有七十歲了,他一頭灰白的頭發,黝黑的臉上布滿皺紋,兩道黑粗的眉毛顯試出其人剛毅的性格。
劉書記本名劉大海是我師傅的老朋友了兩人沒事就一起和喝上兩杯。並且前些日子我和師傅去給驅邪那戶人家也就是這個劉大海書記的親弟弟,看到我從山上下來劉書記開趕忙招手道:“小天!”
我來到劉大海書記的麵前說道:“大海叔!讓你久等了!”
劉大海書記衝我擺擺手說道:沒啥子,和你大海叔還客氣啥子啊!你師傅都和我說了你就放心在大海叔那住著,等什麼時候事情都過去了你在回來,來快上車》“
大海叔便把我拉上了驢車,一揚手中的鞭子“喔~”的喲換一聲,便劉家村走去,我不舍的望了一眼,生活多年的高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劉家村是這裏很普通的一個山區村莊在有很多地方都有同名村莊,該村居民95%以上為劉姓,還有江、胡、李、袁、國等姓氏。據劉氏族譜記載,劉氏第四十四代世孫在宋朝為宋監察禦史本係東關人,明永樂初移居此地,現繁衍至22代。劉家村,村東、村西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槐樹,有一百多歲的樹齡,兩個成人合抱不過來。全村360戶,1800人,有耕地3200畝,人均1.77畝。海灘鹽堿地無甜水,坡地幹旱缺水,糧食畝產不足200公斤。全村人過著日出而昨日而作日落而耕的生活民風淳樸,哪怕在這特殊時期也一樣這樣生活。
來到劉家村已是傍晚,人們三三兩兩的從地裏回來。大海叔把我帶到他家,他家住在村西頭,家裏人不多就是他和他老伴住,大海叔本來還有一個兒子名叫劉石仁在解放初期參了軍,十幾年前參加抗美援朝,在朝鮮戰場光榮犧牲了,現在家裏就剩老兩口相依為命了。
大海叔還有一個弟弟也就是前些日子我和師傅去給驅邪那戶人家的戶主,那次中邪的是他家兒媳,名叫劉大山為人老實巴交是村裏的木工。聽說我來到了家裏,便過來非要請我去他家吃飯以表示對上次事件的答謝。大海叔一看就對劉大山說“你把劉雨他們都叫我這邊來吧!正好兒熱鬧熱鬧”劉雨是劉大山的兒子,為人也是老實巴交和父親一起做木工二十好幾才好不容易娶回一個媳婦寶貝的不得了沒,過門才一年清明回家去祭祖卻沒想到撞了邪,一鬧鬧了一年可把劉家急壞了,最後沒辦法了請自家大哥去請我師傅看病,才使我受傷而我才得以重生附體,這也是緣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