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形勢(1 / 2)

大漢形勢

不過嶺南蕭家膽敢造反,也是有所依仗的。尤其是蕭鬆回歸家族之後,也給蕭家帶來了無數的計略。至少蕭家再麵對荊襄軍隊時還是互有勝負的,而他們的壓力來自於林知秋的綠林軍。

林知秋這次答應朝廷出兵,自然要了許多的好處。第一就是大量的錢財。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大量錢財的林知秋,馬上給自己的軍隊配上了最好的戰甲和兵器。使原本隻能穿繳獲而來的官軍費甲的清風寨軍士,立即鳥槍換炮,從頭到腳直接武裝了一遍。

這還不算,在荊襄兩郡源源不斷的支持下,林知秋手裏的火藥,手雷之類的東西更是數不勝數。就光庫存下來的都可以大好幾場戰役了,而且清風寨的後勤還在源源不斷的製造。荊襄官軍的那名代表數次跟林知秋討要一批手雷來武裝自己的軍隊,都被林知秋無情的拒絕了。用林知秋的話說就是,武裝了你等你卸磨殺驢以後用我的手雷對付我嗎?

此次剿滅嶺南蕭家,林知秋也沒有自己吃獨食,而是從各地的綠林勢力中調來了二十萬大軍,由李開山統一指揮。當然林知秋也知道閻王也不差惡鬼的道理,這些勢力來此之後,也得到了豐厚的錢財和物資。比他們攔路劫道強多了,而且還是正大光明的。

如此多的錢財光荊襄兩郡是無法支持的,還好大漢朝廷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敢吝嗇。要知道幾乎整個北方的軍隊都用在了和匈奴交戰的地方。要是真被蕭家取得了江南,再加上匈奴的南下,這大漢的江山還真有可能崩潰。所以朝廷對待林知秋也是下了血本,而且是明知道養虎為患,還必須打出血。

不過即使這樣林知秋還是不滿足,因為他知道一旦蕭家覆滅,匈奴退軍。接下來整個朝廷就會對自己動手。此時不發展更待何時?故而他在對待蕭家軍隊時看似占據著上風,可就是殺傷不了人。

他這種做法明眼人都看的清楚,荊襄的官軍將領也不是一次對他提出不滿。可林知秋輕輕一句話就給他們頂了回去,“我不盡力每次都打勝仗,你們盡力為何一勝難求?”

此話一出官軍的將領們都是羞愧難當,掩麵而退。接下來林知秋依舊我行我素,他還恨不得這仗打一輩子呢!

荊襄的將領們能看出的問題,蕭鬆何嚐看不明白?在他派人遊說林知秋合作失敗之後,索性將負責防禦林知秋那邊的人馬抽調了一半用在了對付荊襄官軍的戰場上。

荊襄方麵的官軍早在一年前就被林知秋打掉了十萬多精銳。剩下的都是一些新兵和老爺兵。自然是屢戰屢敗。他們打了敗仗之後,也不得不向林知秋求援。而林知秋也非常的仗義,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嘛。所以每在官軍即將被殲的時候,林知秋手下的綠林兵總會及時的出現。而蕭家的軍隊也像有了默契一般,隻要綠林兵一到,他們就撤退。不但如此,蕭家的軍隊也從不主動招惹綠林軍,哪怕是碰上一個走單的,人家也會視而不見。這情形就像蕭家和綠林軍一夥的似的,弄得荊襄官軍無比鬱悶。我們咋沒這種待遇呢?不過話雖這麼說,畢竟綠林軍都救過他們的命,而且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