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補氣養氣(1)(1 / 3)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髒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它既是物質的代稱,也是功能的表現。氣能周流不息,如環無端,人體則健康無病,所以古人說:“氣是溺年藥”。《易經》認為“氣”對生命有著重要意義。中醫認為人的生命賴氣以生,氣存則生,氣失則亡。所以有“善養生者,必知養氣。”明代張景嶽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現代實驗研究也表明,“氣”可能是免疫力形成的物質基礎。因此氣不可耗,不可滯,滯耗則多病。

中國人常說:“人活一口氣。”可見氣對於生命的重要意義。若氣充足和順,則生機勃發、精神百倍,病安從來;若氣虧損不和,則易老早衰、精神不振,百病叢生。氣能常生常保,則神能常足常應。

課前熱身:順應生理運行規律,對症補氣

補氣是針對氣虛病理變化的治療原則。氣虛,也稱為“氣不足”。由於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當氣虛導致推動、溫養、防禦等功能減弱時,進而可影響到人體髒腑、經絡,使其功能活動減弱,所以氣虛就有多種表現形式,如真氣不足、髒腑氣虛、經絡氣虛等等。治療氣虛時,應根據氣虛的具體類型給予適宜的補氣方法。另外,由於氣的生成來源主要包括先天之精氣、水穀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特別是其生成過程中的這些因素與人體腎、脾、胃和肺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在補氣時,要注意調補這些髒腑,使它們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從而保證氣的生成正常充足。

補氣要根據氣機失調病理變化的治療原則。氣機失調,是指氣的運行異常。氣有不斷運動的特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所以,氣機失調就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的異常。常見的氣機失調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閉、氣逆、氣陷、氣脫。對這些病變,總的治療原則是調理氣機,具體而言,氣滯者治以行氣、氣閉者治以開竅通閉、氣逆者治以降氣。氣陷與氣脫雖是氣運行失常的表現,但本質上屬於上述氣虛的病理範疇,因此治療的基本出發點應在於益氣補虛,氣陷者益氣升提、氣脫者益氣固脫,氣充足則不會下陷、外脫。此外,在調理氣機時,還要注意各髒腑之氣的氣機特點,如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肺氣主宣發肅降等等。要針對各髒腑氣機失調的證候特點,以順應生理之氣運行規律為原則,予以適當的調理方法。

補氣食物

補氣類食物有補益脾氣、肺氣、心氣等的作用,宜於消除或改善氣虛證。補氣類食物在使用時,有時易致氣機壅滯,出現胸悶、腹脹、食欲不振等現象,可適當配用行氣類食物如橘皮,砂仁等同用。下麵介紹一些補氣類食物。

馬鈴薯

馬鈴薯又稱土豆、 山藥蛋、洋芋等,原產南美洲,17世紀初傳入我國,與稻、麥、玉米、高粱一起稱為全球五大作物,因其莖形似馬鈴而得名。

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它比大米、麵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隻靠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

馬鈴薯容易與其他蔬菜搭配因此隻要略動一下腦筋,便可成為每天均可食用的蔬菜,可以做成土豆燒牛肉、拔絲土豆、咖喱土豆、土豆色拉、醋烹土豆絲、尖椒土豆絲、土豆泥、炸土豆條等菜肴。

成分

主要成分 蛋白質 水 份 糖 脂 肪 維生素C 鉀 鈣 磷

含量(%) 2.0 79.8 16.5 0.2 0.027 0.342 0.008 0.04

功效

◆補氣健脾

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及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的營養食物均有補氣之功效。

馬鈴薯性平、味甘,蛋白質、維生素的含量都很高,而且還有較多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特別是鎂與鉀的含量尤其高,由於馬鈴薯含有豐富的鉀,因此被視為鉀食物中的王牌,每500克馬鈴薯的營養價值相當於1750克的蘋果,優於米、麵,享有“第二麵包”的美稱,因而是補氣之佳品。

此外,馬鈴薯含有龍葵素,有毒,但適量龍葵素能減少胃液分泌,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功效。

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常食馬鈴薯最為有益。馬鈴薯可以補肺氣、脾氣、腎氣,故肺氣虛、腎氣虛、脾氣虛者,均宜經常食用。

◆治療胃病和心血管疾病

馬鈴薯對消化不良及利尿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良藥,也是優質保健食品。馬鈴薯所含的泛酸,是製造乙酞膽堿的原料,乙酞膽堿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多食泛酸可使血壓穩定,可防止動脈硬化症的發生。因此,馬鈴薯是老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品之一。

此外,馬鈴薯含有豐富的吡哆醇,還含優質纖維素,能在腸道中被微生物消化後轉變為吡哆醇。吡哆醇可防治動脈硬化。多吃馬鈴薯可減少腦出血的發病率。

◆防治便秘

馬鈴薯所含的粗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和加速膽固醇在腸道內的代謝功效,有通便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習慣性便秘和皮膚濕疹有一定療效。

◆消腫

有些人腎髒機能不好,會出現臉部或手腳浮腫的現象。像這種症狀產生的時候,必須在鹽分、肉類以及水分的攝取上加以控製;如果能夠每天食用一些富含鉀質的馬鈴薯,就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選購貯存

為了預防馬鈴薯中毒,在選購馬鈴薯時不要買表皮變綠、變紫或發芽的;貯存馬鈴薯時要放在幹燥、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