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仁至義盡 忽必烈勸說二胞弟(1 / 3)

忽必烈正在偏殿看各處送來的奏折,當他看到李璮的奏折時,臉頓時陰沉下來,氣得渾身發抖:“豈有此理!”拳頭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恰好姚樞和王文統進來,見狀急問:“大汗,什麼事呀?生這麼大的氣?”

忽必烈指著李璮的奏折說:“南宋君臣實在太不象話了!小人!純粹小人!扣留國信使郝經,不接見又不放歸,太無理嘍!還調兵遣將,囤積戰船,要攻打我益都漣水。是可忍孰不可忍!”

姚樞心中頗感疑惑,問:“這情報準確?是從哪裏得到的?”

忽必烈指著李璮的搪報,說:“江淮大都督李璮剛送來的緊急搪報。”

姚樞聽說是李璮的搪報,拿起來看了看,心中的懷疑更大了。李璮曾多次向汗廷要錢要糧,每次的理由都是以加強邊備,防止南宋入侵,其中多有誇大不實之詞。何況現在南宋的理宗皇帝剛剛駕崩,正處國喪期間,他們怎麼會興兵北犯呢?於是,便對忽必烈說:“陛下,現在正值南宋國喪之期,他們怎麼會在此時發兵呢?恐怕……”

王文統心裏很清楚,李璮故意誇大南宋威脅,就是為了向汗廷要軍費。他見引起姚樞懷疑,便說:“大司農說的不錯,在一般情況下,國喪期間是不會用兵的。可是大司農忘嘞,現在是非常時期。陛下,我們萬不可太書生氣,拘泥常規而上當呀!”

“嗯,文統說得有道理。”忽必烈頻頻點頭。

王文統見忽必烈沒有懷疑,瞥了姚樞一眼,用挑釁的口吻說:“陛下,李璮在抗擊南宋的最前沿,最了解宋軍情況,豈是在千裏之外的書齋裏,能想象得出來的。”

姚樞知道他在旁敲側擊攻訐自己,冷冷一笑,算是回擊。

一是忽必烈對李璮深信不疑,另一方麵他確實擔心宋軍北犯,便命王文統會同兵部,盡快把銀兩下撥到江淮大都督府。

王文統走了以後,姚樞對忽必烈說:“陛下,自您承襲汗位以來,李璮以種種理由向汗廷要了多次錢糧,加起來數目已經很大了。臣覺得……”

忽必烈看出了姚樞的擔心,沒等他說完,便說:“你懷疑他有不軌之心?不,不會,當初我還沒當大汗,他就送來勸進表,包括諸王貴戚,他是最早的一個。我當大汗以後,又主動把兒子送來焊條作人質。這樣的人,怎麼會對朕有二心呢?再說,他兒子還在朕這裏,王文統也在朕的眼皮底下,他知道對朕不忠是什麼後果,他沒有這麼傻。他那裏是前線,花錢肯定會多些。尤其是現在,阿裏不哥深入漠北圖謀不軌,南方更不能有任何變故。多花點錢,就多花點吧。”

姚樞還要說什麼,突然,傳來“咚咚咚!”的鼓聲,鼓點急促而沉重,震得人中顫抖。

“啊!?”忽必烈和姚樞同時一驚,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登聞院鼓。這鼓是不能隨便敲的,隻有發生外地入侵、賊人造反、重大災異等緊急情況才會敲的。如今有人敲登聞院鼓,肯定發生了異常變故。忽必烈和姚樞不敢怠慢,急忙前去查問究竟。

諸王和內閣大臣都知道汗廷規定,聽到登聞院鼓以後,不管身邊有什麼重要的事都必須放下,立即趕往汗廷朝議。忽必烈和姚樞高到汗廷的時候,諸王和大臣們早已到齊了,王文統是平章政事,自然也在其中。

值差太監高喊:“升朝!大汗駕到!”

諸王和群臣參賀:“大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忽必烈端坐在禦案之後,對諸王和群臣:“諸位愛卿平身。”

“謝大汗。”眾人站起,退回班列。

忽必烈問:“誰敲登聞鼓?”

安童急匆匆喘著氣跑進來,匍匐跪地,焦灼地說:“大汗!是臣敲的登聞鼓!”

安童是忽必烈的怯薛長,他不向忽必烈直接稟報,而是去敲驚動汗廷的登聞院鼓,忽必烈立刻預感到事情一定特別嚴重,便說:“起來,起來講話。莫非有外敵入侵?賊人造反?還是汗國內發生了異常災害?”

“都不是!比這些還嚴重!”安童神色嚴峻。

“啊!?”忽必烈和諸王大臣都吃了一驚。

忽必烈急問:“你快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安童說:“阿裏不哥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按坦河召開忽裏台大會,雖然沒有幾個象樣的王爺參加,可他佯稱有蒙哥大汗傳位於他的遺詔,迷惑了不少人,擅自宣布自己為大汗,定都和林!”

忽必烈和群臣既感到意外和震驚,又覺得在意料之中,他們關心和擔心的是以後怎麼辦?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汗廷是不能有兩個大汗的,這場汗位之爭將怎樣結束呢?

諸王和群臣想到這裏,不由向忽必烈看去。

忽必烈心情沉重,麵如凝霜,眉頭皺成了疙瘩。下一步該怎麼辦?顯然,他還拿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

有些王爺和大臣,尤其是一些武將,早已沉不住氣了,氣憤填膺,情緒激昂,言辭洶洶。有的說:“擅自稱汗,就是謀逆!造反!絕不能聽之任之!”有的說:“這是公然違背祖製家法,是成吉思汗的不肖子孫,依照族規家法。鞭笞處死!”有的說:“為了成吉思汗開創的萬世基業,別猶豫了,打吧!大汗!打——吧!”

諸王和群臣越說越激動,最後,齊刷刷向忽必烈跪下,說:“大汗!打吧!絕不能心慈手軟,姑息養奸,後患無窮啊!到那時您再後悔就來不及了哇!為了祖宗基業,打——吧!”

此時的忽必烈腦子亂成了一鍋粥,暴怒和迷茫交織在一起。在曆史上,為了爭奪皇位,父子兄弟相殘的事太多了。不說漢朝皇帝,就是他成吉思汗家族又何嚐不是呢?窩闊台為了鞏固自己的汗位,用有毒的符水害死他的親弟弟、自己的父親拖雷。蒙哥當上大汗以後,把他這個一奶同胞的親兄弟,看成是他汗位的最大威脅,以鉤考為名,險些把自己整死。忽必烈想到這裏,暗自說道:“難道兄弟相殘的一幕,真的要自己和阿裏不哥之間重演嗎?阿裏不哥呀阿裏不哥,在咱們嫡親四弟兄中,咱倆關係最好最親密,你為什麼一定要跟二哥作對呢?為什麼不能像我輔佐蒙哥那樣輔佐我呀?”

忽必烈想到這裏,感到無限悲愴,眼裏的淚水潸然淌下。

諸王和群臣見忽必烈動了弟兄情義,頓時急了,說道:“大汗!是阿裏不哥不仁在先,您討伐他是興仁義之師,根本談不上不義!再說,這已遠不是家族私事,而是關係到祖宗基業和江山社稷的大事!千萬不能有婦人之仁呐!大汗,別猶豫了,快下旨發兵吧!下旨吧!發兵吧!”

忽必烈舉棋不定,他的選擇將決定汗國的命運:打,將兄弟殘殺,發生內戰,大漠將籠罩在血雨腥風中。不打,一天不能有二日,勢必引起汗國分裂。怎麼辦?憑心而論,忽必烈並不想剪除這個同胞兄弟,他若肯輔佐自己一起治理汗國,他會重用他信任他的。退一步講,即便他不能輔佐自己,隻要他不與自己作對,他也能容得下他。忽必烈決定做最後的努力說服阿裏不哥,罷兵息戰,兄弟重歸舊好,這才是最好的結局呀!忽必烈想到這裏,力排諸王和群臣發布的建議:“不!他畢竟是成吉思汗的嫡孫、我的親弟弟,本大汗要做到仁至義盡!”

“大汗!您的好意他不會領的……”

“不要再說了!”忽必烈抬手止住群臣,轉對穆哥:“穆哥聽旨!”

“臣弟在!”穆哥出班,抱拳施禮。

忽必烈說:“你帶著本大汗的旨意,到和林去見阿裏不哥,就說我十分想念他,真心希望他能來開平,共同治理祖宗基業。”

穆哥說:“二哥,四哥的脾氣您還不清楚?去也白去,他是不會聽的。”

忽必烈何嚐不了解阿裏不哥,神情沮喪地說:“那也得去,我這個當哥哥的要做到於心無愧。”

穆哥還能說什麼呢?無可奈何地搖著頭說:“好,我去。”

忽必烈當即命人寫好書信,交給穆哥去勸說阿裏不哥。

阿裏不哥擅自宣布自己為大汗,有一個人心中無比高興,他就是平章政事王文統。他和李璮素有野心,要做亂世梟雄,絕不會長期甘居人下。投靠忽必烈壓根兒就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借忽必烈的軍費糧餉,壯大自己的實力,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撤旗造反,自立為王。當王文統得知阿裏不哥在和林稱汗的消息以後,心中的喜悅是難以言表的。忽必烈和阿裏不哥打起來,正是李璮動手的絕好機會。他本來想讓李璮立即行動,但沒有想到,忽必烈卻沒有發兵去征討阿裏不哥,而是派人去勸說講和。如果講和成功,內戰消弭,汗廷的力量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會大大加強。所以,王文統打消了要李璮立即起事的念頭,立即給女婿李璮寫了一封信,心是這樣寫的:

“李璮賢婿:近來汗廷發生突變,阿裏不哥在和林宣布自己為大汗,汗國出現了兩個大汗,朝野震驚!忽必烈念及骨肉情分,派穆哥前去講和。如講和不成,忽必烈必會發兵征討,汗國內亂必起。到了那時,忽必烈將無暇它顧,正是賢婿起事的絕好時機。但願這一天能很快到來。望賢婿做好一切準備,等待我的消息。到那時,我會設法讓甥兒彥簡逃回。記住,事關身家性命,一定要等我的消息以後再行動,千萬不可莽撞!切記!切——記!”

王文統寫好以後,讓兒子王蕘連夜秘密送往山東益都。

李璮看了王文統的信,李璮心中大喜,狂笑著說:“哈哈!這一天就要到啦!我李璮不是草棵裏的小鳥,我要做振翅衝天的雄鷹!我李璮出人頭地的日子,已經不遠嘍!夫人,拿酒來!我要喝個一醉方休!”

就在忽必烈在開平承襲汗位前後,阿裏不哥聯絡的宗親諸王和部族酋長也先後到齊了,其中包括昔裏吉、玉龍答失、阿速帶、阿魯忽、楚木哈赤、庫托克召等人,他們大多是窩闊台、察合台和蒙哥的後代及親信。阿裏不哥立即在按旦河邊他的大本營召開忽裏台會議,宣稱他持有蒙哥大汗傳位於他的遺詔,理所當然應繼承汗位,繼續把汗廷定在和林。來參加會的都是支持他的人,自然表示擁戴。忽裏台會議以後,阿裏不哥帶領眾人前去和林,舉行登基大殿,宣布繼承汗位。

阿裏不哥本來想趕在忽必烈之前宣布繼位的,因為他知道,誰先宣布誰就是正統,誰就掌握主動權,就可把後宣布者視為謀逆,就可名正言順堂而皇之地征討、剿滅。所以,在按旦河開過忽裏台會議以後,一刻沒停連夜趕到和林。但還是晚了一步,讓忽必烈搶在了前麵。

阿裏不哥清楚,天不可有二日,國不可有二主,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是難以避免的。他決定先發製人,一方麵詔告天下,說他有蒙哥大汗的傳位遺詔,又經過忽裏台大會推舉,完全符合祖製家法,是合法的汗位繼承者。忽必烈擅自稱汗,違背祖製,天理不容,家法不允。另一方麵積極備戰,製訂了一套消滅忽必烈的奇謀良策。駐紮六盤山的渾都海和屯兵成都的密裏火者,勢力都非常強大,與忽必烈素來不和。阿裏不哥決定對二人許以高官厚祿,給以金銀馬匹軍需糧草,使其歸順自己。不僅使自己的兵力大增,而且可對忽必烈形成合圍之勢,消滅忽必烈豈不易如翻掌?

阿裏不哥的手下都覺得這個主意很高明,誇讚阿裏不哥天資聰穎睿智,有當大汗的天分,這樣的奇謀智略是常人想不出來的。

劉太平主動請纓,對阿裏不哥說:“大汗,臣與渾都海、密裏火者私交很好,臣願前去說服二人歸順。”

“好!”阿裏不哥非常高興,說,“我命你和霍魯海為京兆陝甘最高斷事官,一麵收集蒙哥大汗西陸軍餘部,一麵聯絡渾都海、密裏火者。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忽必烈很可能也去拉攏爭取他們。所以,你們一定要抓緊,越快越好,務必要趕在忽必烈之前,把二人爭取過來!”

劉太平、霍魯海點點頭,說:“末將明白,我等馬上就去!”

阿裏不哥囑咐說:“隻要他們肯歸順,無論提什麼條件,都答應他!”

“是!”劉太平和霍魯海領命而去。

劉太平沒有說大話,果然說服了渾都海和密裏火者,表示擁戴阿裏不哥為大汗,隻要阿裏不哥履行承諾的條件,二人的部隊任由阿裏不哥調用。阿裏不哥聞報喜不自禁,仰天狂笑:“列祖列宗垂愛!長生天助我!長生天保佑我啊!”

這時,也速察和剌真進來報告,說衛兵捉住一名奸細,自己招認是從開平來的。

阿裏不哥和在場眾人一驚:“啊?”

阿裏不哥咬牙切齒地說:“好嘛,忽必烈已經行動嘍!帶進來!”

衛兵押進兩個人來,五花大綁,眼睛用破布蒙著。

其中一個體形剽悍,不住地掙紮叫喊,聲音粗重而洪亮:“放開我!我不是奸細!我是來見阿裏不哥兄弟的!”

衛兵為了討好阿裏不哥,狠狠抽了那人一皮鞭,罵道:“呸!你敢提我們大汗的名諱?我撕爛你的臭嘴!”

那人雖然眼睛被蒙著,但看得出來,他狠狠瞪了衛兵一眼,強硬地說:“好哇!你敢打王爺,看我見了阿裏不哥怎樣收拾你!”

阿裏不哥覺得內中有蹊蹺,對那人問:“你張口一個阿裏不哥,閉口一個阿裏不哥,如此傲慢不恭,你到底是什麼人?”

穆哥聽出了阿裏不哥的聲音,喜不自禁地大聲說:“四哥!連我的聲音也聽不出來了?我是穆哥,你的同父異母兄弟穆哥!”

穆哥的到來,使阿裏不哥感到很意外,心中一凜,眉頭緊蹙起來。心中暗想,穆哥是忽必烈的人,這時候到我這兒來要幹什麼呢?不由增添了幾分警覺和戒備,冷冷地說:“你不在忽必烈那裏,到我這兒來幹什麼?”

在場的人都狐假虎威地隨聲嚷嚷起來:

“是來替忽必烈當說客的吧?”

“肯定是奸細,來刺探我們的軍情!”

“宰了他!殺了他!給忽必烈點兒顏色看看!”

眾人氣勢洶洶,他人抽出了腰刀要殺穆哥。

穆哥並不慌張,冷靜地說:“四哥,綁著同胞兄弟,不是成吉思汗皇爺爺教誨的孝悌之道吧?”

眾人大怒,對阿裏不哥:“大汗,別聽他的花言巧語,宰了他吧!”

阿裏不哥抬手止住眾人,說:“給他鬆綁,摘去眼罩。”

衛兵給穆哥和他的一個叫海隻的隨從鬆綁,除去眼罩。

阿裏不哥對眾人說:“那好吧,本大汗就聽他說完了,再送他回老家去!”

穆哥揉了揉被繩索綁得紅腫的手腕子,語重心長地對阿裏不哥說:“四哥,你誤會二哥了,二哥從來沒把你當成外人,更沒有把你當成敵人。他派我來,就是請你去一起主理朝政,治理國家……”

“住口!”不等穆哥說完,阿裏不哥蠻橫地打斷他,說,“我是名正言順的大汗,我不但有忽裏台大會的擁戴、認可,還有蒙哥大汗傳位給我的遺詔,我才是名正言順合理合法的大汗!他有什麼資格邀我主理朝政?他要是知趣,趕緊撤去大汗稱號,老老實實向我俯首稱臣,或許我會看在同是成吉思汗後代的份上,饒呀一條性命!”

眾人隨聲附和,張牙舞爪,氣勢洶洶:“對!他是謀逆!篡位!我們不承認他是大汗!他要不投降,我們就興師討逆,把他踏成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