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站的建設還比較簡陋,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華夏龍的第一個網站的建設。但怎麼把它放到網上去,我犯了難,仔細查了一下,域名已經可以華夏科學院信息網絡管理中心注冊,但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機房來托管服務器。另外現在服務器的配置也是一個問題,windows9X/NT和後來著名的IIS服務器套件目前還沒有誕生,在後世被web服務器廣泛采用的linux現在也隻是一個很簡陋的操作係統模型,無法滿足商業軟件的需要。考慮到最後,隻能把目光鎖定在了1994年11月發布的FreeBSD2.0版上。
想到就作,撥號連上互聯網,找到FreeBSD的下載地址,下載下來後,用新買的光盤刻錄機把它刻錄成光盤,找了一台空閑的計算機安裝好,然後再編譯、安裝Apache服務器軟件,經過了三天的艱苦調試,終於搞定了web服務器的設置。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把它托管到華夏科學院信息網絡管理中心,然後配置好域名,就可以讓網站正式上線了。華夏科學院的一位老院士陶方舟教授目前正好被請到了信息作戰部領導軍用和民用兩種CPU的研發工作,這也正好方便了我與一些相關部門的聯係。
很快,我通過陶老教授與華夏科學院取得了聯係,對方在知道我的要求後,給我的建議卻非常地意外,科學院的人告訴我可以將服務器托管到華夏科學院,但如果有條件最好在當地找一個擁有衛星站的部門托管,便於管理。原來華夏的互聯網絡從一開始建設就是通過衛星中轉,以正在建設的電信主幹改造項目和光纖通訊網絡作為輔助的高速網絡。而我這邊又有特勤七處和信息作戰部,兩個軍事部門都已經安裝了衛星信號收發裝置,並且已經接入互聯網,我隻要把網站服務器放在其中任意一個部門托管就可以了。
拍了一下腦袋,暗罵自己笨。既然已經找到了合適的方法,二話不說,把服務器搬上車,直接開到了信息作戰部,連接上網絡,調試好後,找了一台終端電腦,調整好DNS後,由於DNS刷新需要24小時,所以暫時先設置了一下本地解析,在瀏覽器裏輸入域名後,成功打開!華夏龍軟件的第一個網站就算是上線了。
網站上線後,還有一天時間DNS解析刷新後我們的網站就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了。回到公司,我先設置好本地解析,然後撥號上網,把李岩和萱他們叫來,打開剛剛做好的網站讓他們看還應該放一些什麼樣的信息在上麵。
剛剛打開,萱就第一個發表意見了:“這是你做的?好醜哦。”不愧是設計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好不好看。正好我也對這個網頁並不滿意,於是就對萱說:“是啊,不過做的時候沒有你這個華夏龍首席設計師在,我又不是設計師,做的東西當然難看了。現在原型已經出來了,還希望你能把它設計的漂亮一點哦。”
“沒問題,看我的。”我真的不知道萱還是一個急性子,我一說完,她立刻把我趕下了座位,打開photoshop開始了她的設計。一個小時後,一個設計精美的“網頁”就誕生了。隻是問題是,這個看起來漂亮的網頁,其排版上卻十分隨意,有一個模塊居然還是斜著排的,這讓我非常鬱悶,在目前的條件下,這種類型的頁麵是根本實現不了的,除非用一整張的大圖。而且這種整張的大圖在目前的網速下,毫無疑問,不花半個小時是看不到頁麵的。試問誰願意等半個小時,花上幾十元錢去看一個網頁?這根本不可能。在我的強烈抗議下,宣修改了她的設計,主要的裝飾都使用了精心設計的色塊。然而在我把這個看起來簡單的網頁實現成頁麵的時候卻開始頭大如鬥。原因很簡單,這樣的網頁以目前的技術隻能用表格布局來實現,但我遺漏了表格布局的複雜性,前世在web標準普及之前我們要製作這些設計精美的網頁都是在Dreamweaver中做的。這些代碼如果自己來寫和調試,一個中等規模的信息網站,如果所有頁麵都是手工製作的話,足以讓一個20人的團隊每天累死都無法完成其維護工作。即使是使用服務器端程序製作動態數據網站,其網站係統開發工作量也會大得驚人。但就算是再吃力也得先把這個現在內容不多的網站做出來,我一邊快速擊打著鍵盤,不斷調試代碼在瀏覽器中的呈現效果,一邊在心裏咬牙切齒地發誓一定要盡快弄出一個可用的服務器端係統出來。
三天後,我們的新網站正式上線。為了能讓網站更加容易維護和更新,我開始編寫服務器端程序,不是不想用現成的,隻是這個時候ASP壓根都沒出現,dotnet就更別提了,那玩意是在2001年以後興起的,Java剛剛發布,著名的JSP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家夥腦袋裏的某個角落裏醞釀呢,唯一已經存在的PHP也不過是CGI的一個簡單函數集,而CGI的複雜度比C還高,還不如幹脆自己寫一個解釋器呢。想來想去,突然想起未來出現的一種奇特的編程語言——易語言。這種完全中文化的語言其潛力很大,可惜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過多地對微軟工具的模仿以及難以實現高端應用使它一直難以躋身華夏主流編程語言的行列。我想起它的原因是,這種類型的語言,對於中國人來說作為腳本語言使用是最方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