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別人照管之下長大的人,比之七歲就上雲策門學武,十一歲便闖蕩江湖的親姐姐相比,皇上還是差了點。
嚴曉風心中這麼想,卻也不好表現出來,隻是選擇了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道:“微臣想,這事跟李太尉商議,是最為妥當的了。畢竟要將這麼一種微妙的局麵處理好,還是經驗老到的太尉大人比較在行。”
月雲庭如釋重負地一笑,站起來道:“朕一接到急報,就派人召李太尉和嚴大人進宮了。你的話倒是提醒了朕,應該把陳丞相、霍大人還有閔廷尉都召來,事先說說皇姐參與國政的事情。”
嚴曉風想要提醒他的並不是這個,不過月雲庭能自動提出來,自然是好的。阿月雖然是皇上的親姐姐,但是長帝姬無緣無故地長期居住在宮中,也不太合適。阿月雖然有先帝密旨,但密旨上隻是說了非常時期可以動用軍權,現在的形勢,皇上肯定會時時過來問政的,到時候名不正言不順的,阿月這個長帝姬也很難做。做得好,又擔心讓朝臣想起宏仁帝姬舊事;做得不好,更會被扣上愚婦參政,禍國殃民的罪名。要是皇帝主動跟重臣通消息,有意讓親姐姐在非常時期輔助自己,到時候在朝會上,皇帝一提出來,就得到重臣的呼應,其他朝臣,又怎麼敢說不字?唯有如此,阿月對親弟弟的幫助,才會顯得名正言順、光明磊落!將來想要功成身退,也可以弄得幹脆一點,不至於讓上位者多心,也不至於讓朝臣猜疑阿月的用心。
嚴曉風臉上,便多了幾分舒心的笑意,一直爬到了眉梢。
月流芳也表態認可,隻是因著剛才嚴曉風說過的話,便多了幾分謹慎,說自己不過是暫時參與國政,等到形勢好了,皇上對朝政的掌控也上手了,自己還做自己的江湖俠女。
幾人這麼說定,便散了。月雲庭自去跟重臣商議不提。
恭送了皇上起駕,月流芳便逮住了嚴曉風,問道:“師兄剛才,其實是想提醒雲……皇上,其實這次六州起兵,隻要掌控的當,也可以變成好事,對吧。”
嚴曉風隻是淡淡一笑:“是這樣沒錯。不過想來李太尉也會提醒他的。他畢竟是從將領升上來的,又是跟隨先帝多年的人,難道還不明白隻要朝廷能夠掌控好局勢,使之達到一個微妙的局麵,既不會減損到大欒的元氣,又可以讓各州因為起兵而削弱了實力,從而增強朝廷對地方的掌控。”
“這個,的確是朝臣更加拿手。皇上能夠廣開言路,從善如流,總歸是好的。”很久不見,月流芳對親弟弟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感覺整個人都成熟了不少。想來龍椅上的曆練,還是頗能鍛煉人的。
嚴曉風見著月流芳難得地心下輕鬆,本來想將自己調查所得告訴她的,隻是聽過一虹訴說的玄州之行後,嚴曉風便猶豫了。自己的調查結果,雖然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了,但是說出來,恐怕她一時半刻之間,還接受不了。
她心上才受過傷,自己又何必往她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呢?姑且容後再講罷了。隻是這人的真實身份,目前還是迷霧重重,自己動用了各州客棧的人力,也不過是知道了一點皮毛。而這一點皮毛,恐怕隻不過是真相的最表層。
還是再深入調查一下吧,到時候再跟阿月講也不遲。當務之急,是維護好國內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