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殺到!)
九霜正在煩躁,耳邊卻傳來陣陣低低的哭聲、驚呼聲。
雖然夾雜著雨聲,但是九霜的武功修為不俗,比之常人,自是更為耳聰目明的。從文華坊、華安坊傳來的這些聲音,雖然有著雨聲的幹擾,到底是傳到了她的耳中。
下大雨了,那些大臣卻是冒著雨回家的。也許是因為阿月沒有下令,給他們準備雨傘吧?嚴曉風這人的腦子真是被門板夾了麼?
那些大臣的親眷,見著他們明明是去赴宮宴的,卻是一身濕淋淋地回去了,由一群兵士護送回去了,而且是回得很晚。親眷會怎麼想?
受驚是必然的,心痛是必然的,自然而然地問起今晚的事情也是必然的。
那些保守的官員,向來最善於亂世之中明哲保身的,這次遇著了這樣的“政變”,會怎麼想?會怎麼做?
保守的人發起威來,往往更為可怕。因為他們的能量,都積累到必要的時刻才爆發出來,用來捍衛自己的利益——以保守舊製、維持穩定之名!
阿月,你的計劃,又施行了一步了。
開平二年二月二,民諺中“龍抬頭”的日子。
大欒天子月雲庭終於真正感覺到了“龍抬頭”的感覺——真正感覺到了作為天子所能夠君臨天下的那種感覺!
正月底的那一場宮變,終於完美收場。肇事者自然是要被問罪下獄的。
不過,乖乖地蹲在監獄裏頭的,不是李易,而是月流芳!
那一場血腥暴力的宮廷政變,凡是參與了宮宴的大臣都親眼見著了的,他們都是這一場政變的證人!而李易和禦林軍也是口口聲聲地主張,幕後指使他們的就是元熙長帝姬月流芳!
定罪必備的人證,已經有了。
而發動政變的動機與能力,月流芳同樣具備!
高帝駕崩之前,不是授予元熙長帝姬一份密旨麼?上麵可是寫著“國有亂,元熙可掌禦林三軍,製虎符,定天下”,明確地授予了她在必要時候掌控禦林三軍的權力!除了這份高帝授予的權力,長帝姬本身具有的才能,眾位大臣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此有才能的人,又是身居高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不動點歪心思都難!她不是與當今天子是一母所生麼,她不是高帝最為寵愛的女兒麼,她不是當今天子親自欽點的輔政大臣麼?距離君權越近的人,就越是想要染指這最高無上的權力!因為人的欲望是沒有上限的!
但是,如果僅僅隻有上述那些,還不足以將這位強勢的、於國有功的長帝姬定罪的,她的失策之處就在於,不該在大臣麵前表現出充滿了權臣氣息的僭越行為,更不該將那種號令天下、驕橫跋扈的神態當眾表現出來!從廷尉到虎賁中郎將,再到內廷的宮正司宮正,月流芳統統都予以調度,發號施令之時,鎮定自若,好像她本身就是這大欒說一不二的主一樣!這不是僭越是什麼?這不是有著不臣之心是什麼?
自從月流芳開始以長帝姬的身份輔政開始,關於她的非議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大臣上書皇帝,懇請皇帝當心皇權被日漸強大的長帝姬架空的言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是隨著時勢的不同,有時比較密集,有時則比較少罷了。
這次出了這樣的亂子,這些保守的大臣能不奮起彈劾長帝姬麼?要是讓長帝姬的權力繼續膨脹下去,或者確切地說,萬一有朝一日長帝姬真的登基作女皇帝的話,那些曾經上書月雲庭,請求月雲庭警惕長帝姬權力過大、甚至彈劾過她的大臣,能不驚慌不已麼?萬一長帝姬到時候翻起舊賬來,要查辦這些大臣的罪責,輕則烏紗帽不保,更為嚴重的就是一家老小人頭落地甚至誅九族!
權謀鬥爭,謀權奪利,動輒生死,為了自身的利益,就隻能先下手為強!
於是保守派大臣聯名上書皇帝,彈劾長帝姬驕橫跋扈、有不臣之心,處心積慮選擇了宮宴之日發動政變,實在大逆不道,請皇上將其治罪!
輿論偏向了倒月流芳的一邊,李琰、嚴宏都不發話。陳華在朝堂上對於這些批判月流芳的激烈言辭,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像是完全沒有聽到一樣。
廷尉孫立安見輿論都偏向了不利於長帝姬一邊的,又見著皇上對此也是持有放任甚至是鼓勵的態度,便趁機出班啟奏,將調查所得上報天子。
“元熙長帝姬,因為覬覦君位,生出不臣之心,動用高帝密旨對羽林中郎將李易威逼利誘,令李易帶領屬下禦林軍,趁著宮宴的機會發動政變!幸好虎賁中郎將嚴曉風盡忠職守,在危急之時挺身而出,使得皇上轉危為安!長帝姬發動政變,意圖謀反、大逆不道的罪行,人證物證俱在,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懇請皇上對長帝姬依法處置,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