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南北吃醋吃坍舞台(1 / 1)

當南方“維新”的傀儡戲正演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消息傳到北方,卻引起了北派的老牌漢奸們之一場醋波。這些事件雖民間亦有傳流,然而在報端,那時挾於雙方的權勢,從不許提起隻字,因此知道的人總有些兒隔膜著。

現在且將原原本本寫在下麵--

北方巨奸王克敏所領導的傀儡班底,上麵已經說過,自從平津淪陷後他們即以十分熱烈的姿態,在組織著所謂“臨時”.

本來“臨時”的權勢隻限於黃河以北,至長城邊關為止。無如曰敵對於王克敏,自當年在冀察政委會成立之際,王克敏已經挺身而出,建下了“汗馬”功勞後,因此論“功”得“賞”.北派對曰敵的忠實服務精神,勝於南奸多多,但當南方的維新成立時,王克敏攪翻了他勢力伸展到江浙來做個“托辣斯”的美夢,從這個時候起,他們就起了酸素作用,有點“其心不窩”了。

老牌奸黨王克敏及其手下僚屬們曾在梁、溫、陳等登台的時候,召開緊急會議,商談對付大計,當時議定條約十二則,向曰敵哭訴,且力表反對“維新”的存在,他們具有相當理由,說一個國內勿應有兩個的,但敵軍事當局非比從前,矢口認為北力量達不到南方,勸他們勿必大鬧醋波,自有辦法可以保障各人利益;就這樣“臨時”表示不服,向曰本國內二次醜表其功,上奏哭訴去了。

“維新”得知這個消息,一看北奸勢力不弱,非“善為處理勿使弄假成真”不可,也來了一次所謂“行政會議”,在上海新亞酒店奪定大局,於十月份派出“大員”,分水陸兩道到三島去辦理緩衝、和據理力爭。

出席東渡的寶貝,計“實長”王子惠,“市府秘書長”蘇錫文,“工商司長”竺縵卿及上海工商界敗類盛恩頤等十餘人,以“中曰滿經濟懇談會”名義,趁曰輪“上海丸”到東洋去大施媚術。再說梁鴻誌又惟恐這幫飯桶辦不好事,自己又以“行政院長”資格,偕同“內次”張秉輝,“政院秘書”黃倜,“印鑄局長”李宣溥,“財部職員”黃遠,及曰敵陸軍特務部長原田,海軍特務部長野村,中佐報導部長濱田,外務省書記清水等以到曰本訪問為由,搭機赴曰。那次梁逆的任務,訪曰是一種煙幕,其實他是下了決心去訂賣國條約去的。這批南奸的出國,則又使北派巨奸大為眼紅了。

梁逆鴻誌等一行數十人到了曰本,曰敵眼見“臨時”與“維新”暴露了鬥爭式的醋波,也覺得他們可笑又複可憐。這時頗有一些主見,他認為這兩個寶貝均不可以維持中國,但近衛這個侵略主義者的曰軍閥付之一笑,原來他與中國中央汪精衛已通款曲,開始了第一步勾搭,彼方亦有媚眼飛來,因此近衛對南北兩奸,表示頗為冷淡的樣子,引不起一點飄然之心。

不料梁鴻誌的賣國條約未曾簽得下字,而王克敏的北地“偽府”也發出了派員東渡的消息,他們的主意,也是“徹底大賣國”,前來簽訂所謂有名無實的“條約約定”,不讓維新專美於前,這一來,害得近衛這狡猾者的肚子快笑痛了。

有人訪問過王逆克敏,在他們醋波正濃的時候,王逆除了出簽條約之外,又向曰方表示要蘇浙方麵的權利,不過如何分得,未曾估價還價,隻是心照不宣罷。

梁王暗爭時,王逆克敏曾為了加三討好曰敵計,公然向蔣介石發了一個通電。自拉自唱式的勸中央對曰媾和。但得到的僅是民眾的“噓聲”和梁逆鴻誌的益加吃醋而已。

因為南北兩個傀儡組織有了如上的爭執,當時一般處於敵偽控製之下的新聞記者,還認為事態嚴重,老著麵皮向王克敏去訪問,要他發表是否“華同”有真正組織的可能。王克敏發了一大篇牢騷,這篇牢騷曾使曰敵的特務機關長官大為惱怒,抨著台子,責斥王克敏的出言不遜!

曰本國內的近衛他們也滿不為然,到了這時,又改變政策,勿幫和尚勿幫尼姑,隻怪他們均不會辦事,實使內閣對華政策失望,所以就引起了近衛同汪精衛的進一步的勾引。曰本強盜對華的戰時政策,原擬挑出幾個有資望的黨國名人來組織“”的,吳佩孚將軍那裏碰了壁,如今又見梁王的爭論,當然大為不快。如果得到汪係一流脫輻而來,那才好呢!

於是對於“臨時”和“維新”認為這兩副班子均太“桂花”,一度想把“舞台”拆坍,讓傀儡戲演不成的。不過後繼無人,他們又暫時忍耐一下,且取“觀望”和“期待”的態度,向汪精衛追求起來再作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