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方漢奸的傀儡戲大演特演的時候,當南方的叛國嘍們彈冠相慶,飲酒交歡的時候,北方的王克敏他們,心裏卻老大的不歡。
所謂南京成立的一天,一方麵舉行“還都”儀式,把青天白曰和縛了一條黃色飄帶的旗幟插上時,北方卻由王克敏羽黨們隻手指使,叫大家對這幕巴戲的開場,非但別去鼓掌,且要給他一個沒趣,令北平城的警士依然對上舊曰的警察帽子,“五色旗徽”的標記特別明顯,這樣,對汪精衛在北方的聲名,完全掃光大吉。
原來王克敏之與汪,早已有了正麵衝突。
王克敏的抱腰者,係曰敵方麵的喜多。喜多對王逆頗有幾分信任之緣故,是因為王克敏這個漢奸非常忠實,叫他怎樣他也決不多言。譬如說,華北應該各部派曰籍顧問派曰籍連絡官,應該如何搜括民眾,如何把軍事投交曰軍,他總隻有討價,從來沒有半鈿還價,所以這一點上,王克敏由“忠實”而得到了喜多信任。
可是中國繼王逆之後竟來了一個汪精衛,汪逆的名字畢竟比王提得起些,由此一來,王在喜多的麵前失寵了。
王克敏氣極,曾去請曰軍人幫助。
這個老牌漢奸仍想保持華北臨時的,卻料不到汪精衛的媚功也好,他比梁鴻誌的媚態尤高妙一著,於是幾次調解和談判結果,王克敏隻好吃虧一點,把臨時改名為“華北自治委員會”,王克敏那裏服貼,因此紗帽一慣,勿幹了,辭職了。
頂好,汪精衛也求之不得的。
所以在“還都”時合並後的那張雙料偽名單上,沒有王克敏的臭名,而有一個王揖唐掛著差事,算是和汪逆妥協,表示南北的一統。
汪精衛惟恐王克敏氣壞,對外聲明時,隻說王克敏老了,身體己很衰弱,要去療疾去,所以職務由王揖唐來,這在汪精衛認為替人掩飭,是滿不錯的,誰料王克敏氣得要命,怪汪精衛諷刺了他,大有與他“不共歲天”的樣子。
所以南京還都時,三月三十至四月五曰。原擬叫郵局在北平於郵信上加蓋“紀念中華民國新中央”的字樣,乃出於王逆手下若幹羽憲之指使警告,郵局裏始終不敢照辦,這才使王逆吐了一口氣。
王克敏借名辭職後,其實後來還是繼任偽“華北政委員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