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三章 寒冬再長,終能等來春天 (2)
德川家康在坊間有個諢號叫“老烏龜”,的確,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長壽。且看他最厲害的對手,如織田信長、武田信玄、豐臣秀吉等,一個個都先他而去,一統天下的指針,終於毫無懸念地指向了他。
難道德川家康真的隻是憑著熬年頭而得天下的嗎?當然不是。就算是在戰國時期,與他同歲甚至比他活得更久的也大有人在,何況德川家康死後,德川幕府維持了200多年,沒有落到下一個活得更久的大臣手中。德川家康的成功,除了年齡上的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自己時來運轉之前,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到花甲之年,很多人已經有了總結自己一生的念頭,似乎剩下來的日子就是安享晚年而已。但是家康反其道而行,建功立業之心愈老彌堅。年輕時經曆的一切挫折、取得的一切成就,似乎都隻是為了最後的一仗,要打贏天下不服的武士,也要打贏時間。
曾經有機會去實現卻沒有實現的事,到年老了還可以實現嗎?前輩都沒有辦到的事情,乳臭未幹的少年可以辦到嗎?其實,這些都是在思考年齡和能力之間的匹配問題。年齡的確可以製約一個人的閱曆和經驗,卻不能決定一個人究竟有多大的發展。如果說年齡之中存在何種因素來影響人的發展,那就是為目標所做的準備的長短。有的人生活了50年,但是沒有一年是用來為理想而準備的;有的人剛踏入社會,但是他已經為自己的目標積累了相當可觀的知識和信息。
伽利略少年時期就發現了鍾擺現象;富蘭克林80多歲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成功並不存在年齡的限製,它隻看你是否準備得充分了。
德川家康曾與當時的治學大儒林道春探討治國之道。林道春問家康:“已故太閣豐臣秀吉在為政方麵,最缺少什麼?”這個問題引起了家康的興趣,他便反問:“他缺少些什麼?”答曰:“禮。”林道春提醒家康,不要忘記自己是操天下權柄之人,天下終歸家康之手,他應該扭轉天下風氣,以禮治國。德川家康回答說:“深得我心!畢竟我也活了60多年,明白一己之道可立於天下,天下之道也盡在這一己之身。”
60多年的風雨,單單領悟了一句“一己之道可立於天下,天下之道也盡在這一己之身”嗎?當然不是,看過義利氏的滅亡、織田氏的曇花一現和豐臣氏的力不從心,德川家康在治理國家方麵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於是,在他60多歲的時候,他頒布了一係列的新法令,保證自己建立的政權不會像前朝那樣全係於一人之身。
其實,有時候人的積累並不是完全有目標的舉動,但是隻要積累的經驗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旦出現適合自己的目標,一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玫琳凱是美國最大的護膚品直銷商,在全球擁有85萬多名獨立的美容顧問,每年的零售額超過24億美元,《財富》雜誌三次將玫琳凱公司列入全美最好的100家公司之一,是女性最佳擇業的10大公司之一。創造這個偉大的女性公司的人,就是一個40多歲的普通女性玫琳凱。
玫琳凱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17歲結婚生子,由於婚姻不如意離婚後獨自帶著3個孩子生活,青年時代過得貧苦而艱辛。
20世紀30年代開始,玫琳凱先是成為一家家庭用品公司的推銷員,因工作出色很快成為公司銷售部門的頂尖人物,但由於當時女性社會地位很低,她一直得不到發展。後來又換到另一家直銷公司,雖然取得很好的成績,地位也有所提升,但還是受到男性的冷嘲熱諷。她再次辭掉了這份工作。
經過了兩次挫折的玫琳凱決定總結一下過去,她列出了兩份清單:一份是以往在公司裏發生的美好事情,另一份就是這麼多年來遭遇的問題及改進辦法。在完成這些工作後,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我有這麼多經驗,為什麼不自己建立一家新型的公司?
她決定開一家化妝品直銷公司。
當時玫琳凱已經45歲,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就在公司開業的前一個月,她的第二任丈夫突然去世。但什麼也阻止不了玫琳凱實現自己夢想的腳步,她拿出全部積蓄——5000美元,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嶄新的事業中去。
玫琳凱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但是選擇化妝品直銷就意味著和當時有25年曆史的直銷巨人雅芳公司競爭。
玫琳凱通過將“豐富女性的人生”作為公司宗旨的核心理念,小組展示推銷和一對多的美容指導方式,內部人員優惠購買公司產品等創新步驟,出奇製勝,使公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並於1976年在紐約上市,這是第一家由女性擁有的上市公司。
玫琳凱的創業成功很值得我們借鑒。她開始創業時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還失去了第二任丈夫,年齡上也毫無優勢。但她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總結思考是她開始創業的最佳資本,到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創業的時候,最困難的問題已經在前期的準備過程中消解了。
人需要夢想,需要將夢想時刻存在心中,需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步伐,也需要持久的準備。這些德川家康都做到了,所以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對照他前進的每一步,我們的追夢旅程也就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