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勇者無畏,成敗皆淡然? (2)(1 / 3)

第一篇 第四章 勇者無畏,成敗皆淡然 (2)

織田信長再也不想懷疑德川家康的見識和勇氣了,在他看來,眼前這個20多歲的年輕人,已經有了超人的膽識和放得下天下的心胸。就這樣,岡崎武士們終於如願以償地成了與敵人正麵交鋒的部隊,這對上戰場的武士們來說,是最大的榮耀和尊重。

就這樣,家康的三河軍完全擊潰朝倉軍,德川家康再也不是普通的趨炎附勢的城主,他通過這一仗,成為與織田信長地位平等的一個武士。

一個有氣度的人,即使本來處在下風的位置,也能夠逆風而行。周恩來曾有一段時間在著名的黃埔軍校上學,在26歲的時候,他擔任了黃埔軍校第四任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到黃埔軍校之前,政治部隻是個空架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但是當他擔任了政治部主任之後,立即著手開展政治部的工作,包括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知識,理解革命的精神,自覺遵守革命紀律,等等。短短的幾個月中,周恩來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機構,擔負起了全校的政治學習、訓練及宣傳任務。

有了宣傳隊伍之後,周恩來就開始給學生上課講理論,講道理。政治課看起來枯燥無味,但是周恩來總有辦法吸引學生們的興趣。在他的努力下,中國為何而衰弱,要向何種勢力作戰等問題,逐漸被黃埔軍校的師生普遍接受。這也是為什麼以黃埔學生為骨幹建立的黃埔軍,在政治素質上高出國內所有軍隊一籌,終於成為一支所向披靡的力量。可以說,周恩來在黃埔軍校的思想教育讓政治工作成為革命軍的一大傳統。

黃埔軍校是周恩來認識誌同道合的戰友的重要平台,雖然之後有的朋友選擇了不同於他的道路,但是即使在後來的戰場上短兵相接,昔日的朋友仍舊要給他幾分“薄麵”。在國際上,周恩來的聲望也是其他國內領導人無法相比的,美國教育部長稱他為“千年一遇的英雄”。

一個人的特質,無論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都會顯現出來,就像塵土不會銷蝕珍珠的光彩一樣。

即使實力遠遠不及對方、不被世人所看重的時候,德川家康也沒有因為眼前的事態而失去自己鄭重地對待自己的態度;即使被安排在一個毫不起眼的政治工作崗位,周恩來也沒有放棄自己可以努力的空間。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裏,總是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藐視困難,困難就仰視你

困難總是欺淩弱者,在強硬的人麵前,就不那麼趾高氣揚了。人也有欺軟怕硬的個性,德川家康小的時候就上過這樣一課。

一年元旦,還是“竹千代”的德川家康到今川的宅第去致賀新年。那天,今川義元的麵前並列坐著許多相當於他的家臣們的大、小名,眾人都正襟危坐。這時竹千代突然想上廁所,當時又不知道去哪裏解決。於是立刻站了起來,走到廊簷下,解開褲子向著庭院沙地小便,然後若無其事地回到席上坐下,麵不改色。

這一連串的舉動讓一旁的人都吃了一驚,在那麼多正襟危坐、麵目威嚴的武將麵前,他竟然無所顧忌地小便,真是膽大過人。

“那孩子到底是誰?”人們竊竊私語地向旁邊的人打聽,其中有認識他的人說:“那是三河清康的孫子。”

“原來如此,是清康的孫子啊!”聽的人於是恍然大悟似的點頭道。

提到竹千代的爺爺鬆平清康,人們無不豎起拇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將。清康作為勇將的名號,甚至在駿河國也非常響亮。竹千代的大膽無畏,讓本來對他毫不尊重的人反而對他另眼相看,並且聯想到清康的威名,這件事情讓竹千代記憶深刻,其實他那時是年少無知,並非不將他人放在眼中。但漠視的威力竟然如此強大,於是在改名字的時候,竹千代取了“清康”的“康”字,告誡自己要足夠勇敢、無所畏懼,這樣才能戰勝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