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三章 胸懷,大人物的人生關鍵詞 (2)
真正的強者望“敵”成龍
在德川家康發動的“夏之陣”中,某一日,在道明寺北二裏的八尾、若江附近也發生了戰鬥,大阪方的主將是木村重成,但抵擋不住江戶軍的優勢,盡管殊死頑抗,終於敗北。
一個叫安藤的江戶武士在走過荒原的時候,見到一個年輕的負傷武士獨自撲倒在地上,那年輕武士也見到他,問道:“來者何人?”“我乃江戶武士,今年17歲,一決勝負吧!”
“有意思,我江戶不報名姓名了,你取走我的首級領賞去吧!”對方伸長了脖子。
“不經勝負就取首級,這哪是武士所為?快快拿起槍來,將命運交給老天來決定吧!”
“那好吧!”對方拿起長槍來,吃力地戰了兩三個回合,把槍就地一扔,“武士道也就到此為止了,快動手吧。”安藤沒有辦法,隻得依言取了對方的首級。這個年輕武將就是木村重成。家康看到他的首級之時,對這個年輕人惜歎不已。
尊敬真正的武士,這不僅是德川家康的態度,更是武士們的共識。和真正的武士較量,被認為是一種榮幸,參與過戰鬥並且負傷,更是武士向往的經曆。因為對手的高度,往往決定了自己的高度。所以,真正的強者“望敵成龍”,向行業中的最強者挑戰,是勇者的氣魄。
在北方某大城市裏,諸多電器經銷商經過明爭暗鬥的激烈市場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後,有張、李兩大商家脫穎而出,他們又成為強硬的競爭對手。
這一年,張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采取了極度擴張的經營策略,大量地收購、兼並各類小企業,並在各市縣發展連鎖店,但由於實際操作中有所失誤,造成信貸資金比例過大,經營包袱過重,其市場銷售業績反倒直線下降。
這時,許多業內外人士紛紛提醒李:這是主動出擊、一舉徹底擊敗對手張,進而獨占該市電器市場的最好商機。
李卻微微一笑,始終不采納眾人提出的建議。
在張最危難的時候,李卻出人意料地主動伸出援手,拆借資金幫助趙涉險過關。最終,讓張的經營狀況日趨好轉,並對李的經營構成威脅,成為他的強勁對手。有很多人嘲笑李的心慈手軟,說他是養虎為患。可李卻沒有絲毫後悔之意,隻是殫精竭慮,四處招納人才,並以多種方式調動手下的人拚搏進取,一刻也不敢懈怠。
就這樣,李和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彼此絞盡腦汁地較量,雙方各有損失,但各自的收獲卻都很大。多年後,李和張都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商業巨子。
擊倒一個對手有時候很簡單,但沒有對手的競爭又是乏味的。強者,感謝對手時時施加的壓力。正是這些壓力,化為想方設法戰勝困難的動力,進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危機感。
其實,“對手使自己更加強大”法則,動物界也給我們提供了例證。一位動物學家在考察生活在非洲奧蘭洽河兩岸的動物時,注意到河東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樣,前者繁殖能力比後者更強,而且奔跑的速度每分鍾要快13米。
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環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別如此之大?為了能解開其中之謎,動物學家和當地動物保護協會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岸分別捉10隻羚羊送到對岸生活。結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發展到14隻,而送到東岸的羚羊隻剩下了3隻,另外7隻被狼吃掉了。
謎底終於被揭開,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身體強健,隻因為它們附近居住著一個狼群,這使羚羊天天處在一個“競爭氛圍”中。為了生存下去,它們變得越來越有“戰鬥力”。而西岸的羚羊長得弱不禁風,恰恰就是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的原因。
沒有壓力,人的潛能就難以得到挖掘,前進的動力慢慢消退,事業消沉,生活散漫,人生越來越暗淡。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危機。隻有注入強有力的壓力,在壓力中多多用心,努力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才有可能使生命越來越有活力,激發出更多的人生潛能,最終取得事業的成功。而尋找一個值得我們尊敬和仰慕的對手,更能將成敗與榮辱聯係起來,在榮譽感的驅使下,成長為一個理想的人。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豐臣秀吉討伐九州的時候,德川家康也派了人馬一同前往。但是在他12歲的兒子長鬆丸眼中,父親的安排似乎不太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