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第一章 被機遇偏愛時,也須偏愛機遇 (2)
陸遜能忍,一方麵忍受內部將領對他的輕視和不理解,另一方麵還要麵對劉備的挑釁故作不知,這中間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同樣,德川家康忍到今川義元歸天,不僅遠離父母被稱為三河孤兒,還受到今川公子小姐的嘲諷,其中的艱辛對一個孩子來說也是超常的。但時機未到,任何輕舉妄動都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一旦時機成熟,陸遜瞬間爆發取得了大勝,德川家康徹底擺脫了今川家的桎梏,這樣的行動才是明智穩妥的。
時機尚未成熟時需要隱忍,以及承受一切壓力的勇氣和執著。而等到時機成熟,則要當機立斷,不失時機地采取行動。
貴人相助勝似雄兵百萬
今川義元死後,他的兒子今川氏真軟弱無能,家臣中也沒有出類拔萃的人物,於是今川氏的勢力,在講究實力的日本戰國時代迅速地衰落下去。與今川氏毗鄰的武田信玄,向來對今川氏的土地虎視眈眈,覬覦良久。隻是憚於今川義元,才沒有貿然下手。此時義元身死,氏真又軟弱無能,武田信玄滅亡今川氏的念頭又蠢蠢欲動起來。於是他派信使聯絡家康,說:“你進攻遠江,我兵發駿河,兩人平分氏真之地,意下如何?”
德川家康因為與織田信長結盟以及歸還東三河的舊領之事,正與今川氏真鬧得不愉快,於是接受了信玄的建議,立刻侵入遠江。今川氏真抵擋不了兩下,隻得舍棄了領土逃往伊豆北條家去了。這樣一來,今川家也就徹底滅亡了。
其實在戰國時候,今川家是著名的大名之家,實力雄厚,不易奪取。然而今川義元死後,今川氏真軟弱無能,這是進攻今川家的最好時機。武田信玄本身有很強的實力,與他相呼應,如同搭上了順風車,對家康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武田信玄成了德川家康命運中的第一個“貴人”,他的協助勝過岡崎的雄兵百萬。
曆史上兩軍對壘,因為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而改變形勢的故事也有很多。在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如何借著身邊的“貴人”走出低穀,曹操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袁紹感到曹操是個強大的敵人,決心進攻曹操的老巢許都。公元200年,袁紹集中了十萬精兵,派沮授為監軍,從鄴城出發進兵黎陽。
沮授說:“我們盡管人多,可沒像曹軍那麼勇猛;曹軍雖然勇猛,但是糧食沒有我們多。所以我們還是堅守在這裏,等曹軍糧草完了,他們自然會退兵。”袁紹不聽沮授勸告,命令將士繼續進軍,一直趕到官渡,才紮下營寨。曹操的人馬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陣勢,堅守營壘。就這樣,雙方在官渡相持了一個多月。日子一久,曹軍糧食越來越少,兵士疲勞不堪。曹操有點支持不住了。
這時候,袁紹方麵的軍糧卻從鄴城源源不斷地運來。袁紹派大將淳於瓊帶領一萬人馬運送軍糧,並把大批軍糧囤積在離官渡40裏的烏巢。袁紹的謀士許攸探聽到曹操缺糧的情報,向袁紹獻計,勸袁紹派出一小支人馬,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很冷淡地說:“不行,我要先打敗曹操。”許攸還想勸他,正好有人從鄴城送給袁紹一封信,說許攸家裏的人在那裏犯法,已經被當地官員逮了起來。袁紹看了信,把許攸狠狠地責罵了一通。許攸又氣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連夜逃出袁營,投奔曹操去了。曹操聽說許攸來投奔他,高興得來不及穿鞋子,光著腳板跑出來歡迎許攸,說:“好啊!您來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許攸說:“我知道您的情況很危急,特地來給您捎個信。現在袁紹有一萬多車糧食、軍械,全都放在烏巢。淳於瓊的防備很鬆懈。您隻要帶一支輕騎兵去襲擊,把他的糧草全部燒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戰自敗。”
曹操得到這個重要情報,立刻把荀攸和曹洪找來,吩咐他們守好官渡大營,自己帶領五千騎兵,連夜向烏巢進發。他們打著袁軍的旗號,沿路遇到袁軍的崗哨查問,就說是袁紹派去增援烏巢的。袁軍的崗哨沒有懷疑,就放他們過去了。曹軍到了烏巢,就圍住烏巢糧囤,放起一把火,把一萬車糧草全燒了。烏巢的守將淳於瓊匆忙應戰,也被曹軍殺了。
正在官渡的袁軍將士聽說烏巢起火,都驚慌失措。袁紹手下的兩員大將張郃、高覽帶兵投降。曹軍乘勢猛攻,袁軍四下逃散。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連盔甲也來不及穿戴,帶著剩下的800多騎兵向北逃走。經過這場決戰,袁紹的主力被消滅。過了兩年,袁紹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掃平了袁紹的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