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與人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並擁有不同的性情。如果不去了解這些性情,結果可能會妨礙我們對人的理解。以下來著重講解九種褊狹的性情。
誇誇其談的人
這樣的人往往會侃侃而談,宏闊高遠卻又粗枝大葉,對細節問題不怎麼關心,從不把瑣細的小事放在心上。
日本名古屋商工會議所急需聘請一位主任。於是,名鐵百貨公司社長長尾芳朗把自己的一位朋友推薦給名古屋商工會議所的主席土川元夫。
麵談後,長尾問土川他的朋友怎麼樣,土川立即回答道:“你的那位朋友不是人才,難以留住。”
長尾非常吃驚,並有點兒生氣地說:“你就和他談了20分鍾,怎麼就知道他不是人才呢?你的判斷也太草率,太武斷了吧。”
於是,土川說:“他剛和我一見麵,就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我根本就沒有說話的機會。當我說話的時候,他卻左顧右盼,似聽非聽,滿不在乎,這是我說他不是人才的第一點。第二,他非常喜歡宣傳他的人事背景,一會兒說某某達官貴人是他的好朋友,一會兒又說某位名人是他的酒友,並向我炫耀,好讓我知道他也不是等閑之輩。第三,我想知道他有關管理方麵的方法,他卻又說不出來。這種人是人才嗎?”
聽完土川的話後,長尾頻頻點頭,認為土川的話非常有道理。
巧言令色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為了達到某種預期的目的,或是想讓自己的仕途廣闊,或是想獲取生意上的某種利益,便以花言巧語進行巴結、奉承,或是做出讓你覺得過分親密的事,讓你上當受騙;也有些人采取拉關係、套近乎,跟你扯親攀友,等等。
三國時,荀攸是曹操的謀士,13歲那年,荀攸的祖父去世了。就在一家人神情沮喪的時候,荀攸的祖父昔日的下級張權跑來吊喪。
張權一走到荀攸的祖父靈柩前,就大聲號哭,如喪考妣。張權邊哭邊表示要為故去的老太守守墓,來報答荀攸祖父的深恩大德。
張權的表現令荀家人十分感動,於是荀家上下都懷著感激的心情準備答應張權的請求。這時,始終保持冷靜的荀攸,經過仔細觀察,覺得此人態度太過反常。荀攸想到祖父生前從來沒有向家人提起過這個人,可見,他與祖父並不是深交,更沒有聽祖父說過對此人有深恩。荀攸覺得一個人施之過重,必有他意,而且張權的請求過切,談吐又閃爍其詞,再者,張權麵帶驚憂,於是荀攸料他必有所隱且很恐懼。
荀攸看出這些破綻後,忙找叔父談了自己的疑慮。果然,經過叔父的一番盤查,張權便招認自己殺了人,想借為老太守守墓之名,逃脫法律的製裁。
喜歡揭人隱私的人
一般情況下,四五個同事聚在一起,話題總喜歡圍繞某人的隱私打轉。此時,有的人扮演的是揭露隱私的角色,有的人則扮演的是聽眾的角色。這種喜歡揭人隱私提供話題的人與聽眾,其心理到底是怎樣的呢?
提供別人隱私的人,多半是心中對那個人懷有敵意、羨慕、自卑等情結,而喜歡聽這些的人的心態多半也是這樣,所以才會注意聽。
想排解欲望得不到滿足的心理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