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風城裏有許多小巷,每個人樂得其所,過著安然的生活。有擅長撫琴,有擅長唱曲。最引得世家小姐去的地方是不遠處的故事閣。
每門到了中午或是晚上,這裏都座無虛席。若是自家手頭寬裕的可以去親自點故事聽。但是三樓可就是另一處境地了。
指腹為婚的小姐或是想一睹尊容的信友就可以在此處會麵。此時三樓的轉角處萬老爺家的小女兒正在和趙公子會麵。
萬老爺白手起家,平易近人,對兒女的婚事持著開明的態度。隻要女兒不同意,他也不會強求。因此,萬愛淑對此並無負擔,就是這趙公子有些拘謹。
出於禮貌,萬愛淑沒有見過趙公子也沒有離開,安靜坐著。趙公子平日裏處理的都是商業上的往來,對於兒女之事並沒有什麼經驗。自從見麵,就戰略性的喝水緩解尷尬。
氣氛逐漸變得有些詭異,沒什麼話題。萬愛淑也是第一次,長時間的僵持使得她有些坐立難安,想要動身離開。察覺到萬愛淑的動作,他突然開口道
“我忘記帶鹽了。”
“額,鹽?”
“對,我喜歡在茶裏麵加點鹽,不然味道喝不慣。”
說罷他就喊店小二要了份鹽,店小二有些奇怪,識趣沒有多問。客人這麼做必然有他的道理,莫要多問。
(店小二特意去後廚找到的,挺不容易。)
打工1:巴山楚水淒涼地,茶館要鹽難為me
打工2:又來個活爹
在萬小姐的注視下,趙公子打開鹽包,將鹽緩慢倒進。搖一搖,晃一晃,端起茶杯細細品嚐。萬小姐雖然不理解,但還是好奇。
“這茶裏加鹽是為什麼呢?”
他停頓一下,慢慢訴說到
“我家曾今是做粗鹽為生,家中長輩做飯時最喜放多鹽。後來,鹽的生意被歸為官府管,我家的生意也就沒落了,以至於無法生存。好在有遠房的扶持下,才得以好轉。但是家中長輩就隻有我母親留下,因為家中長輩曾經愛喝茶,我就會經常在茶裏放鹽便養成了習慣。”
萬小姐聽到這裏,也很動容,覺得他是位愛家的人。自己也很少聽說有男子如此深愛家人。偷偷躲在牆角處的店小二又在聽完故事後又多給他一把鹽。
在此之後她把他當成朋友,也將她對他沒有愛慕之意說出。趙公子比萬小姐預想的體貼,之後也願意以朋友相稱。他們的氣氛漸漸融洽起來。
“那下次再來酒樓之後我就講個故事給你聽.”
“好。”
萬小姐也很開心和趙公子再見,與他說話投機,心情愉悅。
下次的預約比想象中來得早。萬小姐與萬老爺起了爭執,周圍的姐妹未曾都從事經商之道,她無人訴說,隻得找趙公子討論解決的辦法。
談論完,趙公子就履行約定講述故事
--------從前有位深愛彼此的眷侶,他們因為家中都從商而結識,原本到了談婚論嫁之時,父母卻起來衝突。男子的父母和女子的父母牽扯巨大的金錢糾紛,無一方願意退讓,以至於雙方不歡而散,婚事也就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