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城的局勢可謂是複雜之極。
熒陽公主牢牢控製內閣,統管整個帝國的各項政務,掌控國民生存大權。
原本內閣官員由考試選拔再經皇帝挑選任免,但先皇昏庸,不理朝政,翰林院大權完全落入首輔大人伍翼德手中。
民間傳聞,如今熒陽公主能站在幕後操縱整個內閣,全因當年她與伍翼德大人之間有著一重曖mei不明的關係,傳聞已故的伍翼德大人對熒陽公主癡迷不已,對其惟命是從,導致原本以考取才的內閣如今皆是熒陽公主的黨羽。
熒陽公主躲在幕後,暗中操控整個帝國的政務。
她是優秀的政治家,對於玩弄權術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但是對於打理朝政卻是蹩腳得很。
數十年下來,封國內政一片混亂,帝國的軀體早在先帝在世時便已傾斜,到了熒陽公主手中,更是岌岌可危,朝中買官賣官現象嚴重,商賈子弟充斥官場,文人抱負無法施展,隻得隱遁山林不問世事。
朝廷從上至下貪汙腐敗眼中,賦稅逐年增加,民眾肩上負擔愈來愈重,對於熒陽公主的統治,百姓間已經多有怨言。
而京城中另一位重要人物緒王爺則掌控軍務處,封國無論是邊防軍還是京都軍,甚至地方駐軍,將領都由軍務處調遣,軍隊的編製和供養也由軍務處負責。
而監察司是獨立於兩個部門之外的監察機構,負責官員的監督。監察司的官員通過嚴格的審核才能上任,必須具有剛直不阿清正廉明的特點。
現今監察司首輔趙馳章是三朝老臣,在朝中頗有清譽。但是在皇帝無能,熒陽公主和緒王爺一手遮天的年代,監察司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緒王爺久居京城,對軍務處的管理日趨懈怠,邊防軍將領常年駐守邊地,多年未曾輪換,軍隊和將領常年相處,已經形成了親兵體係,到如今想要輕易調換將領,隻怕會引起內戰。
所以軍務處名義上雖掌管天下兵馬,實則手中牢控的隻有駐守京城昶安的京都軍。
而朝廷每年卻仍要撥巨款給軍務處,軍務處經濟上依賴朝廷,而熒陽公主能夠在幕後操縱朝政也是因為背倚緒王爺手中重兵,兩者互相倚仗,合作長達十多年。
但是,這個原本相輔相成互相支撐的關係,如今卻出現了裂縫。
熒陽公主不滿軍務處越來越無能,南方軍原本就等同於君可載私人部隊,軍務處不管也就算了,如今西北邊防軍和北方軍諸將領大有擁兵自重的趨勢,軍務處卻不聞不問,此次西丹軍入侵,西北邊防軍不堪一擊,軍務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幹實事,卻年年伸手向朝廷索要巨資供養軍隊,錢都流入了以緒王爺為守的軍務處首腦囊中,這讓熒陽公主惱火不已。
而緒王爺則不滿熒陽公主私自削減軍費,甚至在朝中屢次指責軍務處無能,讓其麵上無光,他不是沒有動推翻熒陽公主的念頭,但是推翻了熒陽公主又找誰來執政?既要足夠強勢又要能夠每年給他提供巨額財富,他自己完全沒有執政的能力,管管軍隊還可以,要每天麵對那些嘰嘰喳喳的文臣,他還不如去撞牆。
所以兩人就這麼僵持了下來,表麵上仍保持著合作的關係,暗地裏卻都在尋覓著新的合作對象。
此刻,多年不曾露麵的大皇子君可載出現了。
這位麵目俊美的皇子一進京城,立刻引起了二人的關注,君可載手握重兵,目的不明,回京後也沒有拜訪兩位手握重權的長輩,而是安置好了軍隊便每天四處遊蕩,不務正業。
熒陽公主和緒王爺皆是憂心不已,此刻若是君可載插一腳,那他們兩人之間薄弱的合作關係可能就此終結,京城裏表麵上的平穩立刻就會被打破。
權力的平衡即將被打破,君可載站在哪一方,另一方必敗無疑。
※※※※※※※※※※※※※※※
“君可載要和熒陽公主結盟?!”明末猛然站起,不敢置信的出聲問道。
“還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不過我打聽到了,近來大皇子出入熒陽公主的紫陽殿頻繁,讓人不得不起疑。”方忠氣喘籲籲的擦了把臉上的汗說道。
明末背負著雙手在書房裏走來走去,眉頭深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