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王弘晝是乾隆皇帝的異母弟弟,出自於裕太妃,他們倆同年出生隻是弘晝的生日月份比皇帝少了三個月,民間傳聞弘晝粗魯無禮,民間稱為荒唐王爺。雍正一生有十個兒子但有六個都夭折了,真正活到成年的隻有四個分別是三阿哥弘時,四阿哥弘曆,五阿哥弘晝以及六阿哥弘瞻。其中三阿哥弘時最為年長比弘曆和弘晝大七歲,但也屬弘時性格與雍正最不像,雍正生性多疑,而弘時卻性情坦率毫無城府,所以即使弘時年長雍正也跳過了他,後來雍正清算政敵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弘時挺身而出為八叔九叔求情,直言父親雍正過於殘忍,殘殺手足,雍正一怒之下將弘時過繼給胤禩當兒子,並將他和胤禩一同削除宗籍,圈禁在宗人府,後來弘時在圈禁中抑鬱而亡,年僅24歲弘曕是雍正最小的兒子,是雍正晚年所生,所以唯一能與四阿哥弘曆爭奪王位的阿哥也隻有五阿哥弘晝。明眼人都看出皇位繼承人非乾隆莫屬,隻是沒有明確公布而已,弘晝也就明白自己與皇位無關了,父輩九子奪嫡的情景曆曆在目又有三哥弘時被幽禁致死,皇室的血雨腥風讓弘晝深深明白既然無緣皇位倒不如明哲保身。
一日裕太妃正在宮中品茶插花,忽有太監匆匆忙忙的前來報信“太妃娘娘,不好了不好了今日在朝堂之上,訥親與和親王因事爭執不下,和親王氣不過與訥親在朝堂上大打出手,訥親受傷嚴重,皇上勃然大怒要承罰和親王。”裕太妃生氣的說道“這個弘晝,真是太肆無忌憚,蓮心將鞭子取來,派人將此事稟告太後,讓太後速來養心殿。”說完就起身向外走去。
養心殿裏,皇上讓弘晝跪在外麵反省。裕太妃趕來讓人通知皇上。皇上出來後太妃說道“弘晝因仰仗皇上的寵愛太過於放肆,竟然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毆打訥親,實在太過分,就由本宮替皇上責打”說完便拿著鞭子抽打起來正在地上跪著的弘晝。“額娘,額娘我錯了我錯了,我不該毆打訥親”。皇上在一旁一臉冷漠的看著。“裕太妃,快住手”太後一邊進門一邊說道。“來人將和親王扶下去請太醫前來照看,皇帝你跟哀家進來哀家有話對你講。”太後與皇帝走後,裕太妃哭著抱著兒子。
“皇帝,弘晝毆打訥親這件事以哀家看倒不是一件壞事,訥親今日在朝堂上言語挑釁,公然擠對弘晝,如若今日弘晝沒有動手且息事寧人朝中大臣隻會覺得皇上不敢動他,有損的便是皇家顏麵,弘晝當眾毆打訥親,就是看不慣他這種獨斷專行的行事作風。皇帝倒不妨弘晝之手給訥親一點兒顏色看看,也好滅滅訥親的威風。”太後語重心長的對皇帝說道。皇帝回道“可是皇額娘,那訥親出身名門,是清朝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的曾孫,是康熙皇帝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孫子,父親尹德做過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等,姑母是康熙皇帝孝昭仁皇後。可以說,訥親一門達官顯貴,世為皇親國戚。如若對弘晝不加以懲罰,唯恐會傷了老臣們的心讓他們覺得自己一直以來仰仗的皇上隻會徇私舞弊。”“皇帝弘晝也畢竟是你的親兄弟,雖粗魯為人荒唐可對你卻絕無二心,這樣將今日裕太妃鞭打弘晝的事傳出去,然後再下旨罰弘晝一年俸祿,就可以了,訥親雖被打可是他錯在先,弘晝貴為鳳子龍孫就不用向他認錯,皇帝你看哀家說的那個法子可還行?”太後向皇帝問道。“那便依皇額娘的法子來吧。”皇帝說。太後又說道“皇帝,那裕太妃那邊也許你說些什麼,安撫一下,畢竟這麼多年,他們母子還忠心,畢竟當年立儲時弘晝也差點因你而喪命。”皇上說“是,皇額娘兒臣知道啦,兒子讓您費心了。”
壽安宮中,裕太妃在給弘晝上藥,“額娘今日打你,一是因為你太衝動不該公然在朝堂上毆打訥親,二是你皇兄本就多疑你稍有不慎就讓人生嫌,你既被先帝封為了和碩和親王,那便就安分守己的做好你王爺就行。”弘晝回答道“額娘,兒子知道了。”裕太妃又道“你也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了,額娘會和太後商量給你擇一個家世清白的女子做福晉。隻是你府中的那些侍妾要處理好莫要礙了嫡福晉的眼。”弘晝回道“嗯,額娘兒子知道了。”這時候,宮女來報“太妃,皇上來了,請您前去前廳。”裕太妃到前殿並開口說道“皇上,弘晝給你添麻煩了。”皇上回道“太妃莫要這樣朕與弘晝乃是至親兄弟,不願意為了訥親傷了兄弟和氣。當年若不是弘晝替我吃了齊妃送來的荷花酥中毒且差點喪命,可能今日皇位就輪不到朕坐了。”太妃說道“能替皇上擋毒那是弘晝的福氣,當額娘隻希望孩子一生平安順遂就可以了,皇上,本宮還有一事想請你恩準。”皇上說道“太妃但說無妨。”“弘晝也到了指婚的年紀了,本宮想在世家女子挑一位知書達禮的格格做嫡福晉,好好管管弘晝這荒唐的性格。”太妃說道。皇上說到“太妃您盡管挑到時候由朕來賜婚。太妃回道“那就多謝皇上恩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