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係列是美國、以色列聯合研製的武器係統。該計劃開始於1994年。“箭”導彈由美以聯合發展,製導雷達、發射係統及管理中心由以色列負責設計。部署計劃耗資50億美元。未來主要部署在中東地區,用於防禦伊朗、伊拉克的彈道導彈。也有可能作為THAAD與“愛國者”PAC-3間射程的補充,部署於日本和南韓。
研發背景
90年代後,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轉變,導致導彈技術在全球迅速擴散。科索沃戰爭增強了人們的戰爭意識,使中小國家加快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中遠程導彈的擴散難以阻擋。人們更加信奉“有限威懾”的國防政策和導彈的威力。
中遠程導彈作為一種遠距離投擲武器,包括攜帶核生化彈頭的戰術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其威脅的增長變得非常現實。空中目標的多樣化,使得地區衝突和邊界戰爭的作戰模式不斷發生變化,空襲與防空的鬥爭已成為決定整個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北約對南聯盟78天的轟炸中,僅巡航導彈就發射了1500多枚。在未來的戰爭中,要使機場、鐵路、橋梁、經濟中心和軍事基地這些戰略目標免遭導彈襲擊,光有戰術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還不夠,還必須擁有導彈防禦係統。以色列早就對周邊國家擁有或正在發展彈道導彈深為擔憂,特別是伊拉克自主開發的射程為650千米的侯賽因導彈於1987年公開後,就積極參加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計劃。
1986年,以色列在與美國簽訂諒解備忘錄後就開始彈道導彈攔截係統計劃研究。1988年,該計劃進入論證階段,美國和以色列開始實施一項三階段計劃,發展“箭”式係列反戰術彈道導彈。箭式導彈是針對中東、歐洲戰區的中短程戰術彈道導彈的區域導彈防禦係統,用於保護以色列的人口中心和軍事基地。
研發曆程
“箭”式導彈研發第一階段包括“箭式導彈實驗計劃”,意在確認“箭”式導彈概念,研製“箭”式攔截彈原型和發射裝置。1988年,美國導彈防禦局和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簽署了一份合同,製造並測試單級Chetz-1反戰術彈道導彈係統,箭-1導彈的發射重量約2,000公斤。ACES實施後,於1990年8月9日進行首次發射試驗,地麵雷達係統沒有能成功連續跟蹤導彈。在1992年9月23日進行的第四次試驗中,一枚箭-1攔截彈成功截擊了一枚導彈靶彈;1993年2月28日第五次試驗中,首次進行彈道導彈的攔截能力證明,箭-1非常接近經過靶彈;1994年6月12日第九次試驗中,發射一枚箭-1導彈對抗一枚靶彈並且成功地攔截了它。至此,箭-1導彈的發射試驗結束。
“箭”式導彈係統研製的第二階段是“箭式導彈連續實驗計劃”。伊拉克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向以色列特拉維夫發射了39枚近程地對地“飛毛腿”彈道導彈,導致人員受傷。雖然美國在以色列部署了“愛國者”防空導彈係統進行攔截,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以色列認為存在諸多不足。海灣戰爭使以色列加快研究進程,發展更先進的兩級箭-2導彈防衛係統。箭-2戰區彈道導彈防衛係統主要由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下屬的MLM係統工程部研製。
1995年7月30日,箭2攔截導彈首次飛行試驗成功,接著又進行幾次飛行試驗為攔截試驗積累數據和驗證係統。
1996年8月20日,在第三次飛行試驗中,箭-2導彈係統攔截試驗首次成功地攔截了一枚雷達截麵和有效載荷與飛毛腿導彈相仿的箭-1導彈。
1997年3月11日,在第四次飛行試驗中,以色列和美國聯合研製的箭-2導彈係統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攔截試射,直接命中了一枚靶彈。在這次試驗中,箭-2導彈的近炸雷達引信在與靶彈碰撞前幾秒失效,其破片戰鬥部未能根據指令起爆,但直接命中加上戰鬥部碰撞起爆的綜合效應還是摧毀了靶彈。當然,這次試驗從側麵驗證了箭-2導彈係統的整體性能的先進性和有效性。
1998年9月14日,在導彈第六次飛行試驗中又第三次成功地攔截了一枚模擬靶彈。這也是首次整套係統飛行試驗,ACES計劃完成,共耗資3.3億美元,美國負擔其中的72%。
第三階段是實施“箭式導彈部署計劃”,目的在於將整個“箭式武器係統”與規劃的“用戶作戰鑒定係統”結合起來。ADP的主要目標是完成箭式武器係統各種不同部件的全部集成。1996年3月,美國和以色列簽訂了一項協議,計劃用6年時間,投資5.56億美元,用於箭-2導彈的研製,以色列承擔64%的研製費用。這將通過擴大對箭-2攔截彈及其保障單元的試驗予以完成,主要是進行各種模擬威脅攔截試驗。
1999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七次飛行測試,以色列成功地對箭-2反戰術彈道導彈武器係統進行了攔截試驗,為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鋪平了道路。這是第二次進行整套係統成功攔截試驗,試驗中靶彈從距離海岸10公裏的艦船上發射,幾秒鍾後箭-2導彈從帕勒馬希姆空軍基地射出,5分鍾後目標被摧毀。此次試射的靶彈由早期研製的TM-91箭-1導彈模擬飛毛腿彈道導彈改裝而成。這次試驗成功後以色列開始著手實際部署工作。
2000年9月14日,進行第八次飛行測試,整套係統第三次成功完成攔截試驗,摧毀了一枚從一架F-15戰鬥機投放的“黑麻雀”靶彈。
2002年11月7日,以色列的帕勒馬希姆空軍基地第一次公開展示了箭-2戰區彈道導彈防衛係統。以色列看來對自己的防衛係統非常有信心,也為外銷目的,因此以後多次參加國際性的武器展來宣傳。
2003年1月5日,進行第十次飛行試驗,以色列國防軍在首次多導彈攔截軍事演習中,同時發射7枚攔截箭-2導彈,其中6枚成功地將假想目標摧毀。這也是整套係統第五次成功完成攔截試驗。一套箭-2係統最多能同時攔截14個目標。
2003年12月16日,進行第十一次飛行試驗,整套係統第六次成功完成攔截試驗,在較高的高度摧毀了從一架以色列空軍F-15 I戰鬥機發射的一枚“黑麻雀”靶彈。這次試驗是正在進行的箭式係統改進計劃的一部分,由以色列和美國共同管理。試驗示範了係統的改良性能,包括更高的攔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