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長旅故國(1 / 2)

在山中一月,樂行沒想到世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泰伯河上早已見分曉,雪國敗了,全軍覆沒。不僅如此,雪國在各戰線全麵崩潰,南下戰爭提前結束。

最讓樂行吃驚的是,雨國在搬師途中,突然調轉兵鋒襲擊了清原北國,而且裏應外合,拿下了東部咽喉雲水關,並一路無阻,直搗王城白鹿。與此同時,清原南國也遭受攻擊,雨國大軍三日間兵臨城下,同樣是國都被圍。

乍聽消息,樂行都不敢想想,花仙子哪裏去了?巨木林下尊者呢?有兩位大宗師在,雨國怎敢雙線進攻?他腦中閃出的第一念,就是兩位宗師至少有一人出事了。

得到這個消息,是在樂行出山後的第三日,他原打算過神都,再去清原北國,現在臨時改變主意,往清原南國疾去。

晶晶曾跟他說過,如果將來清原南國有危難,他一定要幫忙。樂行這樣做即是遵師命,也是根據形勢的研判。曆來抗據天域戰事,都是王者親征,強兵猛將皆在麾下。而今攻打清原北國,必是剛下戰線的精銳之勇。而做為神域國家,清原南國也勢必參加了西線反擊戰事,精銳十有八九不在國中。這樣一來,南國便最空虛,形勢相對更加危急。

快馬加鞭趕了十餘日,到了原清原東國地界,也就是雨國的新州。經過打探再綜合傳聞,基本印證了他的猜測。白鹿城由雨王親征督戰,紫夜城由三名神使督戰。

而清原北國方麵,竟是花仙子坐陣,做為清原南國的大長公主、護國宗師,她為什麼在北國?難道巨木林下尊者出了什麼不測?不過眼下離前線尚遠,一切都道聽途說,兩國能支持月餘時間,形勢未必不堪。

算了一下,戰事是在他入山半月後爆發的,南北同時發起,明顯早有預謀。樂行也不知自己能幫什麼忙,但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他幫小金如此,來南國的目的也是如此,何況有師命在身。就算幫不上忙,在亂局中也容易尋找機會。

再回頭想想,小公主一事也是托了這戰爭之福,並非由她說的那般討厭守護不願帶著。雨王接連發動三場戰爭,需要多少人力運籌,哪來閑人來陪她遊山玩水。怕也是因此,讓她有機會偷跑出來,進而使自己有隙可乘,如果當初乍遇之時,她身邊有二三神殿守護,自己怕也活不到現在。而眼下他就在小公主可能的故鄉,清原東國。

騎著高壯的獯騎,走在城鄉間,看著山川原野城市行人,樂行感慨,這就是長大哥的國家……

天高雲淡,山河逶迤徐緩,應是地勢之故,氣候溫爽怡人,好似在春秋之季,全無雨國那般炎熱之感。

沒有高大的植物,旺火的綠意,而多金草,藍皮,紫色花,從荒野望去,就似一幅動態彩畫,風一吹,流金溢色,淌進了人眼裏,染就一份絢爛心情。

低矮的蘑菇樹,絨花般佇立,一朵朵,一點點,似星星撒落,沒在金草中,躺在藍皮上,砸在花香裏,給這斑斕世界,添了一筆綠風詩意。

一路所見山不多,然大江大河不少。江河中有魚龍,當地稱之為‘桑兀’,意為河王。長數丈,背鰭很大,金色、綠色、黑色、白色的都有。乘船時,乍一見觸目驚心,蟒蛇一般在水麵翻卷著,那鑽上鑽下扭動的身姿,看著就讓人一陣不適,何況是一群。及知它們吃水草,樂行這才鬆了一口氣,他在海裏時,可沒少吃虧。

隨著深入,人文差異開始突顯。接鄰雨國處,鄉社間稼禾布野,城市裏人聲喧囂,一片晏然,透著富饒與繁華。及至內地,入眼民生直下。城市多破敗,舊日戰火痕跡隱現,百姓精神衣裝不比邊民安逸富足。鄉村荒野成片,野草盛於稼禾。

因處戰爭時期,近前線,兵役征發嚴重,強者入伍,弱者轉輸,雖難說十室九空,然老多壯少,凋敝之象明顯。後來得知,凡戰時,新州男丁十五至七十須隨調隨征,且衝鋒最前,積年下來死傷甚重,幾乎家家都有犧牲。樂行想過情況不會很好,未想這麼差,十年時間,民脂民膏盡矣。

這日,又被河水所阻,牽騎岸邊,一隊婦孺乞丐從旁經過,看著河中翻騰的魚龍,人不如魚,此時是最好的寫照。

入夜,渡口休息,等著船來。躺在草地上,望著浩瀚的星空,人久久無法入睡,被一股莫明的煩躁所困撓,也無心思修練,半夜坐起,看著安詳的河水中,那流不去的月影,怔神了許久。

不知何時,心中忽然一動,感應到了什麼,見不遠處的一排柳樹,枝葉無風自擺,身軀輕輕扭轉,頓時大驚,遇上神木不成?忙用咒法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