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的作戰通訊頻道裏,所有艦長都出現在這裏,討論著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打!!繼續打!!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補給裝彈作業,不就是七十多艘戰艦嘛……幾千枚太空蒼蠅打過去,咱們能吃得下它!”
一名艦長毫不猶豫的道出自己的想法。
雖然這個戰術有些莽,甚至可以說就沒啥戰術可言,但結合此前,特別是上一次酣暢淋漓的屠殺戰,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老李你敢保證那幫??體生命就沒有了應對措施?別忘記,前兩次的漏網之魚也和剩餘的艦船彙合編隊了,萬一它們之間有了足夠的交流,找到太空蒼蠅的弱點對我們發起反攻擊怎麼辦?”
另一名艦長雖然沒有明確否定繼續打的想法,但是卻也提出了一個很客觀現實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第一次陣地戰中就出現過,那就是??體生命在漫天的太空蒼蠅中,可以利用共振電磁波來準確尋找到人類的戰艦,從而優先集火人類戰艦,第一次戰鬥中有不少戰艦就是這樣被擊中的。
他的發言也讓不少艦長頻頻頷首認同,雖說人類的戰艦皮糙肉厚耐打,但耐打不是讓大家白挨打,誰特麼的願意去賭這個命中要害的幾率,萬一有一發電漿球打到指揮駕駛室來……
整個戰艦核心指揮人員沒全滅都算幸運的了!
“怕毛線,幾千枚蒼蠅打過去,我就不信破不了防!不過有一點小張你說對了,太空蒼蠅如果要使用的話必須要改變原有的打法,要和上一次戰鬥那樣,有更遠的距離來提高攻擊突防速度,我們第一次吃那麼大的虧,除了被對手輕易找到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形成高速突防的威脅。第二次戰鬥因為蒼蠅的速度已經得到了高速度,對方打起來就很吃力。”
老李艦長一臉的不屑,這倒不是他不屑和自己爭辯的戰友,而是不屑對方僵化的戰術,而且話語的最後,他自己也提及了要變更太空蒼蠅的使用戰術打法,第一次那種打法確實沒啥卵用。
和他爭論的那位張艦長卻搖搖頭,有些遺憾的表示道:
“估計很難……現在大家看看對方的陣型,因為有了數量上的增加,它們的攔截火力可是要比此前更加恐怖,對方準頭本來就很高,前兩次戰鬥中,如果不是我們戰艦同步吸引火力,三十多艘艦船組成的攔截火力網輕鬆能在一分鍾內攔截幾百發蒼蠅,現在它們的數量可是比此前多了一倍多!這個數量形成的火力密度和強度絕對是大於1+1的結果,我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夠理解。”
這位張艦長補充著自己的看法,對於敵方陣地戰中產生的恐怖戰鬥力,換成是其它人可能都還沒有感覺,但現場的所有艦長們都經曆過前兩次的戰鬥,他們自然能感同身受對方一旦形成團隊的規模效應後帶來的戰鬥力提升。
老李聽完後也是一臉的無語蛋疼,雖然他很想反駁,也很想讓大家支持自己繼續打的主意,但是他也知道,張艦長所說的沒有一點錯,對方此刻艦隊組成的數量帶來的火力提升,真不是1+1這樣簡單的加法,達到一定程度量的時候,它就會如同一個密不透風的火刺蝟一樣可以死死的封鎖攔截超級海量的太空蒼蠅。
而且對方能攔截太空蒼蠅,自然也能有更強大的火力和密度來攔截攢射人類的戰艦。
如此一來,人類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搞不好艦隊剩下的戰艦折一半都未必能最終突破對方的火力網。
別忘記對方也是可以移動的,隻要它們向後一邊退一邊打,配合上它們較高的命中率……
吃虧的絕對是人類艦隊這邊!
“要不,拉一批船從兩個側麵加速繞行,然後從兩側發射蒼蠅?”
第三名艦長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但是他的意見很快便被大家給否決。
原因很簡單,這個戰術看似很好,但也有個很致命的問題——
人類艦隊數量太少。
以現在人類艦隊的戰鬥數量,分多少出去?
分少了,打出去的蒼蠅還不夠人家集火兩次攔截。
分多了,中間主艦隊的數量又變得單薄無比,對方這個時候衝著主艦隊過來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