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有些艦長為了增加信號源的反饋效果,連鐵皮都不用,直接六個麵全都用通氣口格柵來替代鐵皮,導致整艘驅逐艦上,很多艙室的通氣口格柵網都被拆下來拿去做盒子了。
改造過程中,所有戰艦其它人也沒閑著,都在模擬訓練新的戰術飛行姿態,和如何混雜躲避在新的蒼蠅編隊飛行姿態中。
可以說,這幾天整個艦隊都憋著一股勁,就在等待王晨檳的這條信息。
如果王晨檳成功了,整個艦隊就一鼓作氣的和對方最後的艦隊進行決戰。
如果他失敗了……那麼艦隊就要等待後麵那跟進的四條戰艦是否能夠接替完成任務。
同時整個艦隊也會發起決戰總攻。
但戰役的目的就改變了,因為即便是這裏的戰役對決勝利了,那麼剩餘的戰艦也會做最後一次補給後,剩餘的所有貨船都會帶著㙓礦戰利品返回藍星。
而剩餘的所有戰艦會直撲出入口,做最後一次偵查的衝鋒!
如果是最後一個任務的話,說實話這任務就基本是一個十人征戰一人回的局麵了。
王晨檳這艘目前速度最快的戰艦都沒法衝過去,那麼第二批四艘驅逐艦也難以突破對方六艘大艦的攔截防守。
前麵兩批戰艦都沒能完成,即便是整個艦隊過去也不見得能討到什麼便宜。
但是作為軍人,他們又沒有更多的選擇,畢竟偵查出入口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
很快,各艦長們發布的戰鬥警報讓所有船員和戰士們亢奮起來。
這幾天的新訓練和新戰術讓船員們感到了更多勝利的希望。
這支軍隊一直以來,就不缺乏士氣,也不害怕失敗和死亡,更不會因為受挫而一蹶不振。
三十分鍾後,整備完畢的艦隊殺氣騰騰的向著㙓體生命的攔截艦隊開啟主推進器,這片空域的最後決戰——開始!
對於這場決戰,對方絲毫也是有了準備,它們利用自身數量上的微弱優勢,微微拉開了戰鬥隊形,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分散了己方承受的火力強度,同時增加了交叉集火的攔截概率,畢竟交叉火力攔截效果比正麵攔截要高很多。
同時也降低了人類太空蒼蠅的單位空間飽和密度,雖說也增加了攔截時調整角度的範圍,可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提高己方艦船的機動空間,也增加了人類艦船集火的難度,在射擊命中率方麵,人類這點可是處於劣勢的。
可見㙓體生命的思維也並不是完全僵化固死狀態,它們也在逐漸的適應著人類的戰術打法。
但是這個陣型也帶來幾個缺點。
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給敵方艦隊組織高火力強度艦隊,從中心,或者從缺口縫隙突入後進行分割作戰。
也就是說,對方留下了這個空檔,其實也是一種數量優勢下的慣性思維,認為己方的數量和單艦作戰實力能應付對方的攻擊壓力,即便是對方組織突擊隊中心突破,那麼也能利用己方數量上的優勢,抽調兵力進行作戰,直至將對方給殲滅。
畢竟,80對60,優勢在我!!
在經過十二個小時飛行後,人類戰艦編隊開始變陣。
“各艦船注意,開始調整隊形,各艦船按照既定航行數據進行調整。”
在程艦長的命令下,此前那幾艘恨不得貼在一起親親的驅逐艦終於分開,向著預定方向飛去。
而巡洋艦則全程雷達跟蹤,保持航向數據的時刻傳遞反饋,在給這些渾身長滿“刺”的驅逐艦進行的數據導航。
沒辦法,四周超滿載全掛上了太空蒼蠅擋住了雷達,導致驅逐艦此時的雷達就是個瞎子,隻能依靠剩餘的光學攝像頭和巡洋艦的航行數據進行飛行。
如果換成是平時的話問題不大,但此刻為了盡可能的避免對方過早的發現㙓礦反饋波出現增多增大的效應,艦隊是盡可能的靠近在一起,來迷惑和減少對方共振探測波產生的共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