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胡運旺政委走上前去,勳章別在他的胸前,他微微地昂起頭來。那一刻,似乎連時間也被無限地拉伸,此刻他臉上的莊嚴和平靜,似乎並不像在接受一種崇高的榮譽,而更像在默默感懷所有曾經的一切過往。
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奏響,國旗緩緩在頭頂升起,當隊員們佩戴著和平勳章,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向五星紅旗敬禮時,許多隊員的眼睛都濕了。實際上,在聯合國的規定中,隻要執行維和任務三個月無事故就可以拿到和平勳章,然而中國防暴隊卻是足足值勤了六個月才拿到,為了能在“十一”跟祖國一起接受授勳,隊員們經曆了更加漫長的等待。
眼淚此刻成為了最為珍貴的祭奠,不是因為脆弱,而是因為感動。當榮譽用歲月來丈量,當苦難敗退給時光,一切都終於值得。
今天,我們和中國一起接受授勳!
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停了,陽光灼熱地照射著營房,風扇對於龐大的人群絲毫不起作用,營房再次化身蒸籠,氣溫悶濕下去,溫度逐漸升高。
汗水,在後背靜靜蜿蜒,隊員們強自按捺著酷熱所帶來的窒息感,胸前的勳章似乎是支撐一個個筆直身影的無窮動力。國家利益和榮譽高於一切,這是身處異國他鄉的兒女對祖國母親的深情訴說;這是中國邊防警察對人民的忠貞誓言;這是125名維和官兵對偉大祖國的莊嚴承諾。
文藝演出開始的第一個驚喜,就讓全場為之震撼。
36名身著金黃色中式練功服,紅色綢子腰帶的海地黑人孩子們整齊地跑進營房,訓練有素地向右看齊,呈方形隊列。
隨著黃型雙一聲口令———“喝!”
聲到,身動。
回應他的竟是所有的孩子們漂亮的一個整齊出掌,動作幹淨利落,訓練有素。
擒敵拳,羅漢拳,集體拳。出人意料的地道中國功夫和出人意料的表演者,讓所有人先是吃驚,隨後掌聲四起,喝彩陣陣。
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小小的得意,刻苦的訓練,認真的學習,都化成了每個動作的虎虎生風,勃勃生機。今天的舞台之大,氣氛之熱烈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即使再調皮的孩子也知道這一場表演的重要性,發揮得絲毫沒有瑕疵。
這是中國太陽城武術培訓班的最終成果,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呈現出來,是一份最為精彩的禮物。孩子們的集體動作流暢自如,一氣嗬成,多日的訓練成果完全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踢腿,都如石子跌進水麵,激起歡呼不斷。
中國功夫的表演結束,孩子們迅速集合,在教官馬青山指揮下,音樂聲起。稚嫩的童聲唱出來的竟然是每個中國防暴隊隊員都耳熟能詳的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
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配合上黑人孩子們無比認真的天真臉龐,構成了一幅極其美妙又可愛的圖畫。中國隊員們在歌聲中紛紛笑不可抑,這首歌不但讓他們仿佛回到了那個遙遠而親切的年代,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甚至仿佛自己就身處在親人之中,許多往事湧上心頭。而這種民族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又激發出一種妙不可言的火花,幽默中不失包容,快樂中不失感動。
這一曲《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演唱,在這樣特殊的一天裏,把所有人的情緒都帶動到了一個最高點。海地人民對於中國的理解和認可,中國防暴隊為海地人民所付出的一切心血,都借著歌聲,流淌進了所有人的心中。
隨後,其他國家也帶來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有些國家戴著民族的草編帽子,穿著稀奇古怪的特色服裝,有些拿著一些類似六弦琴的樂器,這惹起了隊員們極大的好奇心和新鮮感,紛紛擁上前去要求合影,留下珍貴的紀念。
巨大的金黃色慶祝蛋糕抬了上來,左右兩塊,上麵用英文寫著祝賀授勳的字樣,蛋糕的中間,水粉色的康乃馨嬌豔欲滴,隊員們在蛋糕上點上蠟燭,然後喊“1、2、3!”鼓起腮幫子,一起吹熄。
細心的張崇德將軍甚至還帶來了幾位國內優秀的軍中歌手,在文藝晚會上,歌手們的精彩獻唱讓全場先是隨之打著拍子,最後索性共同大合唱了起來,從《為了誰》唱到《當兵的人》,從《母親》唱到《十五的月亮》……在歌聲中,隊員們盡情地釋放著自己的情緒,一首接著一首,久久不肯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