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報複性殺戮是真正普世價值(1 / 1)

江西撫州錢明奇爆炸案造成他本人和多名政府工作人員死傷的悲劇,即使錢明奇在微博裏所稱拆遷造成的個人損失是屬實的,我們也應譴責他的極端報複行為,這是一個理性社會必須擁有的基本態度。

中國社會有很多問題,拆遷帶來的利益糾紛當前十分突出。由於各地拆遷補償款總體呈快速上升之勢,拆遷爭執的尖銳度越來越高,平息起來也越來越複雜,各地圍繞拆遷的極端事件不時冒出來。

政府在連續出台保護被拆遷者利益的政策法規,媒體也在為公平對待被拆遷者大聲疾呼,各地拆遷補償款的上升速度,大多高於商品房售價上升的速度,在不少地方,補償款已經足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現在說中國各地的被拆遷者普遍遭到野蠻對待是不真實的,它正越來越成為少數的非普遍現象。

社會消化拆遷補償款的飛漲需要時間,探討這個問題不是本文的目的。但很顯然的是,補償款的上升不是惡性極端事件帶來的,它是社會多種利益主體博弈的結果。

為什麼要旗幟鮮明地譴責錢明奇爆炸案?因為這是殺戮。即使錢明奇死前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這也構不成他去撫州政府機關實施爆炸殺人的理由。他的行為完全是恐怖主義式的,喪失了文明社會最低限度的理性。和平世界裏對殺戮的禁止,是淩駕於所有道德之上的絕對紅線,任何人邁過它,都不再有為自己辯白的權利。殺戮者無論在哪裏都受到刑罰,反映出禁止殺戮確是全人類高於一切的普世價值。

奇怪的是,中國每次發生因利益糾紛或個人冤屈導致的殺戮事故,社會的態度並非這樣一致和堅決。當加害者的行為符合“抗暴”的想象時,一些人就會在互聯網上甚至在媒體上為他叫好,或公開表達對他的同情,這是中國社會價值觀出現混亂的表現。

中國的改革開放導致社會快速轉型,很多問題突如其來,有些像血栓一樣將社會的脈絡堵住。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大的是非觀明確、統一至關重要,它應當超越政治傾向和集團利益訴求,超越社會的分層。而譴責報複性殺人,就應是這樣的共識點。

當然,一些圍繞拆遷發生的惡性報複案應當讓各地行政當局認真反思,當前正處於矛盾多發期,化解各種情緒的任務很重,地方及基層政府應真誠關心轄區的每一位公民,關注、研究各種情緒的積累過程,避免它們發展成極端情緒,基層政府應團結大多數人,多依靠社會的力量化解社會上的矛盾,決不能將自己和群眾對立起來。

譴責錢明奇的極端報複行為是不需要任何前提條件的。中國的問題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得清,我們不至於糊塗到鼓勵用極端報複和殺戮推動問題的解決。中國正艱難朝法製社會前進,錢明奇爆炸案是朝相反方向的惡性脫軌。個別人喪失理智或許無法避免,但社會的整體理性卻是必需的。

(2011.05.2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