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點頭:“你能如此想,甚好。蘇慕兒太過輕狂,不知天高地厚,但現在不能因她而壞了我們的大事。”
皇後又坐回椅子上,神色嚴肅地說道:“接下來的日子,你要好好協助太子祭天的事情。本宮會在宮中安排其他事宜,你們在府中也要做好準備。祭天之事,是太子將功補過的好機會。你要提醒太子,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任何差錯。”
太子妃恭敬地應道:“兒媳明白,兒媳會時刻提醒太子,讓他專心準備祭天之事。兒媳也會留意府中的動靜,確保不會有意外發生。”
皇後滿意地看著太子妃:“你做事,本宮還是比較放心的。還有,你母家那邊,要盡快與他們溝通好,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聽候調遣。”
太子妃點頭稱是:“兒媳這就去安排,定會讓母家全力支持太子。”
皇後微微皺眉,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還有,如果你父親那邊聽到什麼異常,要及時告知本宮和太子。”
太子妃:“兒媳記下了。兒媳會密切關注此事,如有情況,定當第一時間稟報。”
皇後站起身來:“好了,今日就說到這裏。你回去吧,記住,我們所做之事,關乎身家性命,切不可大意。”
太子妃再次行禮:“兒媳告退。”說完,她緩緩退出房間。
皇後看著太子妃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她知道,現在所有的棋子都已開始行動,隻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計劃進行。
隨後,皇後也帶著宮女,離開太子府回宮去了。一路上,她的神色凝重,心中默默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計劃。
……
夜幕籠罩著京城,月色如銀,裹著寒風,灑在崔遣回家的路上。他步伐匆匆,神色凝重,一進家門,便徑直走向宋宛所在的房間。
宋宛正坐在桌前,就著燈光翻看賬本,見崔遣回來,起身迎了上去。
還未等她開口詢問,崔遣便說道:“宛兒,我剛得到消息,皇上已經解除了太子府的禁製,允許太子代替皇上祭天。”
宋宛一聽,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這消息來的突然,恐怕沒那麼簡單。”
兩人來到桌前坐下,崔遣從懷中掏出慧妃娘娘送來的信,放在桌上,說道:“你看,結合這新的信裏的內容,這定是皇後出手了。太子屢次犯錯,皇上對他失望至極,怎會輕易讓他代勞祭天這等大事?此事背後,必定有皇後在推波助瀾。”
宋宛拿起信,仔細看了一遍,點頭道:“你說得對。皇後一心想保住太子之位,肯定在皇上麵前說了不少好話。可皇上為何會同意呢?”
崔遣沉思片刻,分析道:“我想,皇上或許還是覺得太子有可用之處,想再給他一個機會。畢竟是他的皇子中目前能擔大任的,也就隻有他了,培養多年,皇上心中對太子還是有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