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被稱為騎士的作家,毫無疑問是西班牙的塞萬提斯!
1605年《堂吉訶德》第一部在西班牙出版,立即風行全國,一年內竟再版了六次。小說的風靡為作者塞萬提斯贏得了不朽的榮譽。但是,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傳世文學巨著,卻是作者被關在監獄裏服苦役的時候完成的,這個時候他已經快60歲了。
這樣一位傑出的作家,卻僅僅讀過中學,他的知識幾乎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生活狀態下,依靠艱苦的自學得來的。
塞萬提斯出生於一個貧困之家,父親是一個跑江湖的外科醫生。因為生活艱難,塞萬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隨父親到處東奔西跑,直到1566年才定居馬德裏。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他的父親雖然是一個貧窮的遊方郎中,但醫術卻很精湛。這位常年走南闖北的醫生閱曆非常豐富,深深體驗到知識對一個人的重要,因此在給一些有藏書的富人看病時,都要借許多書帶回家給兒子看。在少年時代就十分聰慧的塞萬提斯讀書之快,常讓他的父親大感驚訝,為了能讓兒子讀到更多的書,他再去給那些有書人家看病時就把兒子帶上,他在屋裏給人家看病,讓兒子在門外看人家的書。塞萬提斯十三四歲時,就以讀書最多而聞名於他們那個小城鎮。大量的讀書使塞萬提斯有了創作的衝動和靈感,他慢慢開始學習寫作詩歌。不久他寫的詩歌就在他們那個小城鎮裏到處流傳,以至於他的父親獨自一人去給人家看病時,人家就會問他:“啊,我們的詩人呢?”
塞萬提斯十分愛好文學,在生活窘迫的時候,賣文是他養活妻兒老小的唯一途徑。他用文學語言給一個又一個商人、一種又一種商品做廣告。他寫過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數目的抒情詩、諷刺詩,但大多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他亦曾應劇院邀請寫過三四十個劇本,但上映後並未取得預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園牧歌體小說《伽拉泰亞》(第一部),雖然作者自己很滿意,但也未引起文壇的注意。他終日為生活奔忙,一麵著書一麵在政府裏當小職員,曾幹過軍需官、稅吏,接觸過農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獄,原因是不能繳上稅款,也有的是遭受無妄之災。在監獄裏,塞萬提斯廣泛地了解到社會下層人們的生活,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們。而這些經曆,成為他創作《堂吉訶德》的不竭的源泉。
小說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堂吉訶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裝扮起來,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以矮胖的農民桑丘·潘劄作侍從,3次出發周遊全國,去創建扶弱除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小說中出現的人物近700個,描繪的場景從宮廷到荒野遍布全國。揭露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現了人民的痛苦和鬥爭,觸及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諸方麵的問題。小說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訶德和既求實膽小又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這兩個世界文學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樸實無華的生活真實,也有滑稽誇張的虛構情節,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十年之後,下部出版。這時候,塞萬提斯已經68歲。書剛一出版就在西班牙風靡一時。據說,西班牙菲利普三世在皇宮陽台上看到一個學生一麵看書一麵狂笑,就說:“這學生一定在看《堂吉訶德》,要不然他一定是個瘋子。”差人過去一問,果然那學生在讀《堂吉訶德》。塞萬提這部曠世傑作雖然在廣大讀者中享有盛譽,而且很快就傳遍了世界各地,但作者塞萬提斯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生活困境。1615年,西班牙大主教為皇室聯姻的事去拜訪法國大使,大使的幾位隨員向他詢問塞萬提斯的情況,這位大主教說:“他老了,是一位兵士,一個小鄉紳,很窮。”法國大使的隨員頓感詫異:“這樣的人才,西班牙為什麼不用國庫的銀子供養著他?”西班牙大主教說道:“假如他是迫於窮困才寫作,那麼,但願上帝一輩子也別讓他富裕,因為他自己窮困,卻豐富了所有的人。”正如這位大主教所說,一生受窮的塞萬提斯所創作的《堂吉訶德》,成了全世界最寶貴的財富。自這部傑作誕生以來,幾乎被翻譯成世界上所有的文字,它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
1616年,塞萬提斯完成了他最後的長篇小說《貝爾西萊斯和西希思蒙達》。盡管當時嚴重的水腫病折磨得他十分痛苦,但他依然詼諧地在獻詞裏戲言道:“我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照我的脈象來看,最晚這個星期天就要走完它的旅程,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三天後,這位全世界最有學識的思想家和最偉大的小說藝術家溘然辭世。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在哪裏。
作者和他筆下的堂吉訶德一樣,是一個悲劇人物。但是,他的文學思想成就,他創造的不朽的文學藝術形象,卻使他成為了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