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魔族之恨(2 / 3)

不過,說來也怪,大戰輸對於魔族來說是家常便飯,經常出現,但沒有那一次魔族輸到差點被人打的一敗塗地,接近亡國滅種的地步的,縱深腹地從沒被人突破過一千裏,更別說圍困帝國首都了,倒是總是嬴得大戰勝利的神族,遇到過一回瀕臨亡國滅種的險峻狀況。

那是有史以來,神族唯一的輸給魔族的一次,輸的那叫一個淒慘無比,敗的那叫一個一塌糊塗,全境都被人家給占了,隻剩下個孤零零的被別人百萬大軍圍困的首都還在掌握之中,形勢惡化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那被魔族之人口口相傳,讚賞不已的唯一的一次揚眉吐氣的戰爭發生在魔族第二十七代王——魔空老祖時代。

魔空老祖是魔族有史以來最英明神武的王者,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魔族曆史上,從未有一個君王超越過他,就算是做到他一半的帝王都鳳毛麟角。

是他創立了被稱為魔族複興契機的絕對皇權政治製度,在他之前,魔空帝國實行的是君主部族製,這個製度接近於億萬年後人族經過千萬代人的發展探索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君主立憲製度,對於人族來說,是先進的政治體製,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但對於魔族這種野蠻種族來說,這是最壞的政治製度。

君主部族製下的君主手中掌握小部分實權,大部分權利掌握於部族元老會之手,有什麼重大事務,都由元老會討論作出(部族元老會的成員由魔族十三部族根據自身部族的大小實力的強弱派遣出相應從四個到十個之間的代表人物,共計總人數八十一個代表組成)裁決。

按照人族的說法,如此先進民主,比皇權製度要進步的多的製度,應該更有利於魔族的發展才對,但偏偏的,就是這種較為先進的製度縛束住了魔族的腳步。

要知道魔族是一個殘暴嗜殺,自私自利心重的種族,不同部落的元老們為了給本部落爭取更多的利益,經常發生口角,要是隻發生口角的話也沒什麼,但狂暴的魔族卻是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的,於是乎,一般的元老會會議口角十有八九都會升級為部族之間為各自部族所堅持的觀點而努力爭取的戰爭,打到後來,輸嬴分出來了,決策也就做出來了,輸的一方必須無條件支持贏的一方的決議。

所以那時候,對於魔族來說,元老會議等同於內戰前奏,隻要開會,接下來必是戰爭,戰爭過後,決議立出,這樣每隔五年開一次元老會,每隔五年就打一場內戰,魔族根本沒時間休養生息,實力當然不會強了,而落後就要挨打的說法,是在那裏都成立的。

如此混亂的魔空帝國,如此愛打內戰的魔族,又怎能不敗於團結的神風帝國,敗於養精蓄銳的神族。

對於這種情況,在魔空老祖之前的曆代魔皇前輩們之中不乏英明神武之輩意識到了這一點,也有心要改變此等情況,但奈何問題積重難返,他們竟是無法做到,魔皇手中的那一點點實權根本不足以支持如此深刻的改革,不管是人族神族鬼族妖族還是魔族,沒那個種族之人願意乖乖的交出手中掌握的權力,離開那叱吒風雲的舞台的,權力的交接轉移從來都是伴隨著血腥殺戮的。想要權,就必須,戰

戰,開玩笑,元老會掌握著帝國八大軍團,占帝國兵力的百分之九十五,魔皇隻掌握著皇家騎兵軍團,隻占帝國兵力的百分之五,九十五比五,那勝算有多高,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而失敗的結局,就是死,沒有大一點的把握,沒那個魔皇會蠢到放著榮華富貴不享,去做那胳膊肘擰大腿的蠢事的。

再說了,那個魔皇娶的妃子不是了那些掌握著實權的部族,那個魔皇的母後不是出自那些掌握實權的部族,她們生於斯,長於斯,一身的尊容富貴得益於斯,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那能做到全然的絕情絕性,老虎尚且護犢,她們又怎能坐視自己的部族失去利益,自己的父兄失去權利啊。

那些魔皇的妃子,那些魔皇的母後,她們為了各自部族的利益,不僅不會與魔皇站於一條戰線,而且還與之相對,膽小懦弱一點的,對魔皇吹吹枕邊風,讓他們打消那樣的願望,嚴重點的,給魔皇下絆子,阻礙他們的行動的,更有甚者,幹脆泄密於元老會,斷送掉魔皇的性命。

連最親最近的人都不與你站同一戰線,你有希翼到何處去找與自己誌趣相投的人呢?今天的事,是要今天做完的,一旦擱下,久了,心冷了,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一直以來對於體製改革,收回皇權,曆任魔皇都隻是喊喊口號,偷偷謀劃一下,嚴重的不過蠢蠢欲動一番,討那麼點無趣之後,一見風頭不對,馬上撤退,偃旗息鼓,繳槍不殺,改革體製,收回皇權,是魔皇們願意的事,但要是改革,改革,把自己的性命都改去了革去了,可就不好玩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魔皇都怕死的,也有那不怕死的意誌堅強的家夥頂住了壓力抗住了殺氣,毅然決然的堅持心中的理想,高舉‘改製之刀’砍向元老會,勇氣可嘉,結果堪憐.

在元老會的瘋狂反撲下,這些稟性堅毅才華橫溢的魔皇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失敗的後果可以預見,不僅他們被元老會分了屍,他們的妻子兒子女兒至是孫子,孫女,都難逃一死.

反正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做魔皇的魔皇族可是一抓一大把,他們可都一個個急紅了眼想要登上那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之位呢!

一次,二次,三次…….一條命,二條命,三條命…乃至千萬條命,鮮血染紅的不僅僅是大地,還嚇破了人們的膽,無數的失敗無數的殺戮,就算是凶殘嗜殺如魔族者也受不了,放棄了那不切實際的想法,安安心心的做自己的傀儡皇帝,享自己的無邊榮華,再不去管皇帝是木偶還是至尊?管戰爭是勝還是敗?

心中留有陰影的魔皇們,對元老會很是忌憚,從心眼裏不願與他們為敵,(怕死啊),所以事情就這麼拖著,一直拖到魔族第二十七代王,也就是魔空老祖即位才有了轉機。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化的發展,以及魔族在神魔大戰中一次甚一次的慘敗,越來越多的魔族有誌之士認識到魔族正處於生與死的十字路口,要生存就必須改革,不改革就必會滅亡。

為了帝國的未來,為了魔族的未來的,這些有誌之士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緊密團結在以雄才大略的第二十七任魔皇——魔空老祖為首的改革勢力一邊,與元老會展開了艱辛角逐,經過五十年的艱苦奮鬥浴血死戰,改革派終於取得勝利,將元老會踢下政治舞台,實行政治體製改革,實行完全的皇權製度(當然,為了避免昏君誤國,魔空老祖和他的幕僚們想出了若魔皇太昏庸,虐民太甚的話,可召開全民代表大會以決定是否廢黜魔皇的製衡機製,正因為有了這一機製的存在,才促使自二十七世以後,曆任魔皇都勤政愛民)。

皇權製度的確立,讓皇帝有了統一調度全國之人力物力財力之基礎,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增強國力。

經過魔空老祖二百年的勵精圖治,帝國實力大幅度增強,已有與神,人兩族一戰之資本,本性驕傲不服輸的魔族趁神族內部因為皇位交接不順利舉國動蕩之際聯合鬼族,水妖族(雖水妖族與魔,鬼族有過不愉快的經曆,但世上無絕對的敵人,隻要有共同的利益,敵人變朋友,朋友變敵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率先發難,發動突襲。

那一戰打的是驚天動地,日月無光。

三族聯軍一路高歌猛進,穩占上風,打的神,人,精靈三族毫無反擊之力,占領天淩聯盟神風帝國後精靈公國(複國後的精靈公國)國家全境,幻之洲到處都是鬼,魔,水妖三族聯軍肆虐的足跡,戰線一度推進到神族帝都城下。

三族傾三國之軍力國力圍困神風帝國帝都神風城達三月之久。

多少次有三族士兵登上牆頭,多少次有三族士兵攻入帝都外城。

那搖搖欲墜之城,那將熄未熄之火堅持到了最後,任你千萬大軍裏素淡層外三層圍困,任你千萬大軍日夜不休的進攻,我自巍然不動,我自依然挺立。

其實說起來,神風城能在千萬大軍狂猛的攻擊之下,堅持達三個月之久,除了裏麵的人萬眾一心,誓死保城,決心堅定,軍民堅持等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