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等他們會說話的時候,就會不停地發問,每天都有問不完的問題,麵對孩子繁瑣的問題,父母一定要耐心解答,千萬不能表現出不耐煩,或者譏笑孩子所提的問題,但是最好的方法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找到答案,參與到孩子問題的討論中來,引導、鼓勵孩子自己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
當孩子獲得答案時,他們的喜悅之情是無法形容的,而且通過這樣的途徑獲得知識,能讓孩子記憶更加深刻。父母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可以適當地反問孩子,向孩子提問,鼓勵他們不怕困難地去思考,這樣有助於孩子思維能力的提高。
這種鼓勵式的提問,一般在孩子能夠說話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了。如果父母對孩子提問,一定要掌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必須選擇接近孩子智力發育水平的問題,不要讓孩子覺得太深奧,因為一旦孩子無法作答的時候,他們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但是如果問題太簡單,孩子又覺得沒有意義,開始變得敷衍了事,不認真思考問題。
父母的發問最好能引起孩子思考又能激發孩子興趣感,這樣有利於孩子思考和討論,他會饒有興趣地跟你討論,甚至在討論結束後仍然興致高漲。而父母的參與能幫助孩子拓展思維的空間,探索更多的未知領域。另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在孩子愉快的對話中,父母要指導孩子從已有的經驗中產生新的想法。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雲亦雲,可貴的創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了。
思考力對於孩子來說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培養他們的這種能力。卡爾·威特的經驗告訴所有的父母:
一、在錯誤中學會思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犯很多錯誤,父母應正確對待孩子犯錯。要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孩子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二、對於孩子的一切思考要給予鼓勵
父母需要鼓勵孩子自由思考和行動,對於同一個問題,父母要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思考。父母要鼓勵孩子通過外部的刺激去聯想,去突破常規地思考問題,不要局限於條條框框之中。
三、要掌握好度
培養孩子思考力時,應允許孩子想象,一些看似漫無邊際的想象有助於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但是一些牽強附會、胡編亂造的想法也一定要誠懇批評,不能隨意放任孩子,這樣他們才會不斷肯定自己,並認清方向,而不會形成浮誇、說謊、虛榮的不良習性。
卡爾·威特教育理念:
思考力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需要好好開發的一項潛力。抓住孩子的興趣,設置適合開發這些能力的遊戲和學習氛圍,有方向地引導孩子朝著這些方麵來靠近,循序漸進,就會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