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完美人生(1)(1 / 3)

假如人生是季節裏的春天。我願意做這綠色的葉,永遠伴著生命同在。

享受樂觀人生

如果一個人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快樂,那他就不會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因為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樂。

快樂不在於外,而在於心靈,既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也可以隨時失去。

林威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關於如何樂觀生活的故事:她說,某一日,她去訪一名樂觀者,對方請她坐下,她樂嗬嗬地問對方:“假如你一個朋友也沒有,你還會高興嗎?”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沒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那位樂觀者回答。

“假如你正行走時,突然掉進一個泥坑,出來後你成了一個髒兮兮的泥人,你還會快樂嗎?”問。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掉進的是一個泥坑,而不是無底洞。”答。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頓,你還會高興嗎?”問。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隻是被打了一頓,而沒有被他們殺害。”答。

“假如你在拔牙時,醫生錯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患牙,你還高興嗎?”問。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他錯拔的隻是一顆牙,而不是我的內髒。”答。

“假如你的丈夫背叛了你,你還會高興嗎?”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他背叛的隻是我,而不是國家。”

“這麼說,生活中沒有什麼是可以令你痛苦的,生活永遠是快樂組成的一連串樂符?”

是的,隻要你願意,你就會在生活中發現和找到快樂——痛苦往往是不請自來,而快樂和幸福往往需要人們去發現,去尋找。

從前,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談論什麼是幸福。

窮人說:“在現實生活中,不停地努力工作和尋找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幸福。”

富人望著窮人的茅舍、破舊的衣著,輕蔑地說:“這怎麼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間豪宅、幹名奴仆啊。”

有一天,一場大火把富人的百間豪宅燒得片瓦不留,奴仆們各奔東西。一夜之間,富人淪為乞丐。七月流火,汗流浹背的乞丐路過窮人的茅舍,想討口水喝。窮人端來一大碗清涼的水,問他:“你現在認為什麼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說:“幸福就是此時你手中的這碗水。

其實,幸福本來就是珍惜生活中每一個時光,隻有將一個個現在串起來,才有一生一世的幸福。

讓快樂時刻陪在身邊

與其說人的幸福來自偶然碰上的鴻運,不如說它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微利。

喬依娜在星期天結清了新房子的契據。而朋友再次看到她時,喬依娜所談論的是她的下一個甚至會更大的房子!不隻喬依娜一人如此,我們中大多數人會做極其相同的事情。

我們想要這個或那個,如果我們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就會不停地去想,並且會有一種不滿足感。如果我們確實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還是會在新的環境中重新創造同樣的想法。因此,盡管得到了我們所想要的,我們仍舊不高興。當人的心裏充滿新的欲望時,煩惱就會隨之而來,是不會得到幸福的。

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最普遍的和最具有破壞性的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於我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們所擁有的。

安徒生有一則名為《老頭子總是不會錯》的童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鄉村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惟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用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大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背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得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三人於是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的欽佩。

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樣好喝。”

“哦,鵝毛多漂亮!”

“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