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主令。在立冬後冬至前。於時為六陰。故為寒水。太陽為之上者。此時陽退而在上。為卦之剝。老陽在上一畫。
其下五陰。故太陽之下為寒水也。寒水為冬之正令。在人唯足少陰腎得以應之。而太陽反納膀胱者。膀胱與腎表裏。同主寒水。故太陽以陽從陽。而納膀胱也。雖納膀胱。而主令則以少陰為主。故太陽為標。寒水為本。本寒而標熱。本勝而標不勝。是以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腰痛。寢汗。痙流泄禁止。屈伸不利。寒病在骨也。腰痛腎寒也。寢汗寒水淩心。而氣微汗不收於陰也。痙病支體強直。筋急反戾。腎虛而寒凝相襲也。三焦寒不化為流泄。陰凝結陽不化。能使二便不通。為禁止。其病即所謂陰結也。夫水太過。其動漂泄沃湧。若水不及。則病痿厥堅下。此即禁止之謂。從土化也。
其為歲水太過。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身熱者。以寒氣止迫其火氣外炎故熱也。煩心躁悸。水氣淩心火。抑而內寇也。陰氣寒甚。故厥逆於上。三焦之火衰。故上下中寒。心失其居而不寧。故譫妄。水寒克火。故心痛。甚則水淫而內傷。為腹大脛腫。此寒濕交流。水汨土也。喘嗽寒搏於肺也。寢汗出憎風。衛陽衰。而營不守也。上臨太陽。則兩寒並至。為腹滿腸鳴溏泄。食不化。所謂漂泄沃湧也。渴而妄冒。膽中心憤盈也。若夫寒淫所勝。則流禍更遠。蓋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也。今從在下之寒水寒氣。及從上而至足。上下皆寒。而太陽運居於中。是內陽居中。正所謂凡傷於寒。則為病熱者也。寒熱更勝。是以血變於中。發為癰瘍。厥心痛。嘔血血泄鼽衄。
善悲時眩仆運。斯皆陽熱中盛之證也。胸腹滿手熱時攣。寒乘於中而不運。格於外而不榮也。衝心澹澹大動。寒水作逆。
並胸脅胃脘不安也。麵赤六陽格而不下。目黃脾土濕而不升。善噫心氣不昌。嗌幹氣不上潮。色炱渴而欲飲。皆病本心逼之。故其中雖有與心同病者。要皆心火抑而失職使然也。至若水不足則濕。乃大行民病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寒瘍者。陰疽也。陰不成膿。故流水。腰股痛發 。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正所謂痿厥堅下。甚則 腫水汨土也。若水鬱則又不然。水瀦而不流。則上下三焦筋骨。皆水氣為患而勝火。故善病寒厥心痛。腰 痛。大關節不利。
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夫動轉歸火。今火失其居。故病若此。病機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寒收引已見前矣。澄澈清冷。此三焦無火。不能攝水也。又曰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經曰。少陰不至。
則厥陰結下焦為固。寒傷土濕為泄。皆自下焦腎氣為之。故曰皆屬於下也。
奇恒病論
黃帝問曰。餘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夫恒之為道。謂胃氣五髒。各得其所。上順天時。內調營衛。故神轉不回。轉、流動也。回、逆曲也。回則不轉。乃失其機。於是髒腑曲逆。
克製淩犯。神機之運用失矣。失則不循恒道。有非恒道所可得而揆度也。於是岐伯又設奇恒一門。以度奇病。其文本六十首。書闕簡脫。今可論者十之二耳。如五髒別論。奇病論。大奇論。脈解篇。氣厥論。腹中論。逆調論。病能論諸篇。
俱從運氣髒腑經絡而外。拈其病之厥逆錯雜。所謂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者也。此開後世內傷雜證之大經大法也。乃為綱領。其說曰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夫手太陰為元氣之主。足太陰為六經之主。奇病之作。必變於元氣神機之失。不失必占於元氣。故雖奇病之千變萬化。而一以太陰為準。此又治奇恒之大宗也。乃內經又有拈髒腑本來之奇恒者。此原其所以奇之故也。經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又曰魄門。為五髒使。與前為七。而唯膽屬少陽。特曰中精之府。此七者之有病。其受病不與髒腑之主時者同。是髒腑之一異也。有出於髒腑體要之奇恒者。如腹中論。諸病外不涉於形身。內不關於髒腑。病在宮城空廓之中。或氣或血。
或風或熱。以至女子妊娠。皆在空腹之中。雖膽中三焦督任五髒之散絡悉在。而其病止屬肝脾。以肝脾為腹中之主故也。
此體要之一異也。有髒腑交加之奇恒者。如氣厥論。寒熱之相移。不論順傳逆傳。而以氣之所之相並為病。逆調論。寒熱陰陽之所相勝而為病。調經論。表裏上下陰陽氣血之相並。互相勝負而為病。夫陰陽氣血寒熱之相並相勝。不係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