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965年7月21日(1 / 2)

4. 1965年7月21日

17時28分 美國 新澤西州 湖林城

這是郊區,已近黃昏時分,公路兩旁黑黑密密的鬆林遮住了斜陽,隻能看到頭頂上方那一道狹窄的天空,紅色的浮雲在緩緩流動,仿佛一條血河似的。

趙誠從車窗裏抬頭看了看天,鼻頭有些發熱,他似乎聞到了一種血腥之氣,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從萊克塢鎮的陳氏農場出來已經一個半小時了,趙誠的思緒仍然在那幢簡陋的平房裏盤旋。

“趙誠,雲台兄去誌已堅嗎?”陳立夫搬了把小凳子,坐在雞棚外,手裏握著把米,時不時撒上幾粒,逗玩地上的幾隻小雞。

趙誠點了點頭,說:“昨天,李宗仁一行已在北京首都機場順利降落,並向全世界發表講話,中共方麵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葉老師聞之,夜不成寐啊。您也知道,葉先生一直主張兩岸能夠和平統一,可現在看來,時日尚長,他等不及,異國他鄉的飄零生活他已經受夠了。李宗仁的講話和中共的反應,以及周恩來的聲明打消了他的顧慮,李宗仁呼籲在海外的國民黨人回國參與和平大業,現在是回去的最好時機。但回去又談何容易,所以葉老師特讓我來請教先生。”

陳立夫說:“這個消息美聯社播了,我聽到了。德鄰是性情中人,打仗行,可論政治……”陳立夫說到這兒,微微搖頭,“趙誠,你回去告訴雲台,我早已不問政事了,現在隻是一個普通的山野農夫,給不出什麼意見。他想走,那就走吧。”

“先生是葉老師在美國最好的朋友,他本想親自拜訪您的,但是怕老蔣的特務起疑,隻好派我來代為問候。您也知道,雖然我們遠在美國,可蔣介石的特務機關無一日不在‘關照’我們。聽說李宗仁回國時,是借去瑞士探親為名,幾經周折,繞了地球大半圈,最後在中共的幫助下,才躲過追殺,安全到達北京的。”

“這不奇怪,的確是老頭子的作風。老頭子最恨的就是叛他的人,何況李德鄰的這個講話,把許多老國民黨人的心都搞亂了。”陳立夫哼哼一笑,“我也不反對雲台的選擇,人各有誌嘛。但他選擇現在回國,實為不智啊。”

“哦?願聞其詳。”

“老頭子沒有截住李德鄰,這幾天正發著一肚子的悶火呢,但木已成舟,也是無可奈何。你猜猜,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陳立夫把掌中所剩的米粒全拋了出去,小雞們啾啾地圍向他的身邊,“德鄰當過國民政府的代總統,在黨內還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中共大張旗鼓,高調歡迎,以五種語言向全世界同時播報他的歸國講話,是一次很厲害的心理戰啊。”

“您是說,老蔣此時最擔心的是有人效仿李宗仁?”

陳立夫點點頭:“正是。吃一塹,長一智,他絕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第二次的。何況,老頭子的火沒地方發,就盯著哪個膽敢冒出頭來。誰現在要是回去,明擺著當出頭鳥,出氣筒,槍口隨時指著呢。老頭子是殺雞儆猴,也好給效仿者做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