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再大一點,說什麼也不願在家呆著了,楊子雪勸不住他,回頭想想讓他出去闖蕩一下也好,遂不再挽留他。包了二百兩銀子和一些換洗衣服讓他帶上,劉延平高興之餘,臨走時也有些傷感,叔嫂灑淚而別。至於劉延平如何學得滿身技藝,這是後話,暫且不提。(有關劉延平之事跡,詳見拙作《塞外雄鷹》)
劉延平笑道:“要說責任嘛,嫂嫂的責任就是相夫教子,我這做叔叔的責任則是幫思遠打架......”
楊子雪淬了一口,罵道:“在外人麵前人模狗樣,斯文作態,在嫂嫂麵前,還跟從前一樣喜歡胡說八道,別教壞了你的侄兒!”
劉延平嘿嘿一笑,衝著劉思遠眨巴眨巴眼睛,不再說話。
楊子雪皺眉沉思片刻,又道:“照遠兒所說推斷,皇太極的大軍是初六出的沈陽,初九就到了廣寧,並在廣寧休整了一日。”
劉延平接道:“昨夜襲擊不嗔和尚之前,聽路過的明軍言道,右屯衛城已經被占領,如那些明軍是從右屯衛撤下來的,從時間上看,恰恰吻合。”
見楊子雪神色凝重,似乎要做出什麼重大的決定,忍不住又道:“嫂嫂,這該是朝廷操心的事,雖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我也曉得,但就憑我等之力,恐怕無濟於事。”
楊子雪歎道:“兩國交戰,生靈塗炭,看來邊境的老百姓又要遭殃了......延平,我一個婦道人家,自然不能同你等熱血男兒般馳騁沙場,捍衛疆土,但決不能眼睜睜看著異族入侵的事情而不過問。平遼總兵趙率教乃是我師兄,我決定帶著遠兒前往錦州,助他一臂之力。”
劉延平聞聽此言,渾身熱血沸騰,豪氣幹雲,大聲言道:“好,那我也不甘落在嫂嫂和思遠之後,我這就回去聯絡一批豪傑義士,誓與女真人鬥爭到底。”
楊子雪爽朗一笑,送他一個讚許的眼神,柔聲道:“那就如此說定,延平,一別數年,你已經真的長大了,可惜我們匆匆一聚,又要再次分開,你可要多多珍重......”
劉延平眼圈一紅,輕聲道:“哥哥嫂嫂的恩情,延平永銘於心!嫂嫂,你也要多保重!”
說罷,拜倒在地,仆地拜上三拜。楊子雪急忙拉他起來,劉延平轉身對劉思遠說道:“思遠,叔叔走了,你可要聽娘的話!”待得劉思遠點頭,他方燦然一笑,飛身上馬,獨自去了。
二人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茫茫荒野中,良久,楊子雪方道:“遠兒,我們走吧。”伸手去牽馬,那烏雉馬連日奔波,想是乏極,此刻竟然仆俯在地,無精打采,不願起來。劉思遠心疼馬兒,忙攔住楊子雪道:“娘,就讓它在此休息會吧!”楊子雪抬頭看了看日頭,估摸了一下時辰道:“不能多耽擱了,好在此地離錦州不遠,我們母子二人用輕功趕路,大概午時即可抵達。”說罷,母子二人攜手,展開身法,直奔錦州。
待得劉思遠說明原委,趙率教恍然大悟,內心十分欣喜。轉頭向楊子雪笑道:“師妹,難為你培養出這麼好的一個兒子!劉兄弟後繼有人了。”
楊子雪抿了一口茶,笑道:“隻顧在這裏說,孩子可是餓了一天了,有沒有吃的?”
趙率教撚須哈哈一笑,令中軍下去安排去了。轉向楊子雪母子二人道:“在軍中沒什麼好的吃,我命軍士將圍獵來的野味烤上一些,你們先將就吃點。哎!朝廷拖欠將士們糧草供給的情況非常嚴重,幸得袁大人為此事多次上疏,又借回京述職之際,四處奔波斡旋,才為邊關將士暫時解決了衣食溫飽問題。”
中軍來報:“報將軍,據前方傳來的消息,皇太極的八萬大軍分左、中、右三路齊頭並進,皇太極自率兩黃旗和兩白旗兵為中路,直趨大淩河城;代善、阿敏,貝勒碩讬及固山額真等,率兩紅旗和鑲藍旗兵為右翼,直趨錦州而來;左翼莽古爾泰的正藍旗兵已經於昨日晚時搶占了右屯衛,現準備與皇太極的中路大軍彙合,會師錦州城下。”
趙率教得到消息,鎮定自若,神情平淡地說道:“右屯衛隻有數百人防守,且防禦工事尚未修繕完畢,守不住也在我意料之中......”
又有探馬來報:“報總兵大人,皇太極的大軍攻占了大淩河城,守城的兵士已撤回錦州。”
趙率教點頭道:“好,我知道了,煩請左輔、朱梅二將軍來下,就說有要事相商。”
來人領命而去,趙率教看了看楊子雪母子二人,笑道:“想不到皇太極來得這麼快!”
野味燒烤業也送上,劉思遠正在啃一隻羊腿,聞聽趙率教之言,停下來抬頭問道:“趙伯伯,可有退兵的良策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