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1 / 2)

便是那陣子輕微的“窸窣”聲息,猝然使孟天笛由沉睡中醒轉過來。

也許,他原本就應該醒轉,也許這種聲音,正是有意在喚醒他……總之,這一霎他醒了,而且精神抖擻。

像是才一睜開眼睛,立刻便為眼前的一幕離奇景象所緊緊吸住。

火光幢幢。

秦老人又開始了他奇妙的舞姿。

像是前此的“劍姿”,他的動作總是那麼柔軟、曼妙,長衣飄飄、步履徐徐。

這一次卻不是在練“劍”,手裏也沒有象征“劍”的那截枯枝,而是徒手作勢,在打一趟拳,或是一路掌法!

奇妙的老人!

何以他總是選擇這個時候,才開始演繹他奇妙的神技?而每一次卻都適當而強力地抓住了孟天笛的心,喚起了他的靈智,以至於讓他深深有所體會,而能大有收獲。

好奇妙的姿態。

比較起來,和昨日的“劍姿”確是大異其趣,但卻隻是拳掌之式。

隨著秦老人靜緩舒徐的動作,全身上下,像是每一寸關節,都在運動,都有節奏,時而雙手合十,時而金雞獨立、熊伸、鳥經、蛇拳、蟲蜒,俱在姿態之中。

孟天笛心裏一動,倏地站了起來。

秦老人忽然定住了勢子,向他微微一笑,腳下移動,又演習起來。

孟天笛福至心靈,不自覺地竟然跟隨著他一並舞了起來——老人每作一式,他亦摹而仿之。

這番演習動作,真個別開生麵,火光襯映裏,一雙人影兩兩相隨。或許是有了昨夜動作的啟發,盂天笛此番運旋起來,頗是駕輕就熟。

不知道是否與方才食下的“雪實”有關,這一霎隻覺著神清智爽、活力無窮。

卻是不知,老人這一套“諸天共舞”,乃昔日在天竺時,得力於異人指引,以及日後本人之透悟,用之於身體力行,豈止培元固本,輕身益氣而已?簡直有“變化氣質”、“洗骨易髓”之妙,正是修道人“築基”工作之不二法門。

或是因為如此,那個疑為劍仙人物的周天麟才會有此一說!果真這樣,孟天笛此後與秦老人的每一霎相聚,都十足珍貴,他焉敢有所曠廢,掉以輕心?

秦老人曠絕古今的一趟舞姿,足足演習了一個更次,才漸漸靜止下來。

火光閃爍裏,老人的表情異常亢奮,眼睛裏不時顯露著喜悅,雖然事實上,他已是十分疲憊,然而情緒的亢奮,終使他不能就此安睡……

“你是個很聰明的人……”

倚身在火邊的一塊石頭上,他喘息著:“也許上天見憐,對你我的一段邂逅,作了特意的安排,你可知道,我已幾乎支持不住了,卻在這時,竟然得到了意外的補充……”

孟天笛當然明白,他所謂的補充,指的是已經吃下去的“雪實”。

“那兩枚異果,加上那支千年野參,終於使我又延續了幾天生命……”

伸出了一隻手,輕輕落在孟天笛肩上,他似有說不出的欣慰:“你可知道,這十年,‘九更秋露’已吸幹了我僅有的神髓、真氣……讓我擔心,一朝死了,便真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