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馬超前來辭行,臨行前給了董卓一個意外之喜。
那就是他們這次內應的人竟是王允那個老頑固,而且這次定計甚是毒辣,竟要火燒長安。
幸好有老天之助,連續下了十多天的雨,沒讓他們得逞。
如果讓他們計劃成功,估計現在死的就是他董卓了。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董卓看著遠去的馬超喃喃道。提到王允,他又想起了貂蟬,他已經有一年多沒回郿塢。
他在公元一九二年穿越過來,四月離開郿塢,如今已是公元一九三年八月。整整一年零六個月,沒回去了。
卻說漢獻帝劉協在昨天就收到了董卓的捷報,一大早就領著群臣出城二十裏迎接。此時已日至中天,才看見遠處如巨蛇盤延的影子。
董卓走在前頭,隔著老遠就看見漢獻帝黃色的車輦,百官列隊立在路兩旁。
見董卓離他們還有十裏時,漢獻帝立馬從車輦下來,走至路中間。
禮樂亦奏了起來,百官紛紛翹首而望。
現在還是漢家的天下,董卓為了尊敬漢獻帝,還有一裏地就下車步行了。
“恭喜相國凱旋而歸來,朕特在此迎接。”
漢獻帝略顯惶恐地道。
他九歲登基,今年已經十三歲,在位五年了。
董卓彎腰拱手道:“吾皇萬歲,托皇上的鴻福,已將逆賊盡數降服。”
後麵的將士紛紛跪倒高呼“吾皇萬歲。”
聲音震天動地。
“傳朕旨意,重賞三軍。”
漢獻帝身邊的太監立馬扯著雞公喉。“皇上有旨,重賞三軍。”
“謝吾皇,吾皇萬歲萬歲。”
眾人高呼 。
“擺駕回宮。”
“恭送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董卓見小皇帝上了車輦,追上去,把密詔遞給劉協道:“好好做你的皇帝,別給我整事。”
小皇帝雙手顫抖地接過密詔,低著頭,咬著牙,一言不發。
有些人看到小皇帝受了委屈雖懷不平,亦不敢多言。
董卓的凶殘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看起來四十多歲的董卓,帶給人的壓迫感更甚,以前堆滿了肥肉,看起來就像一隻笨拙的蛤蟆。
看起來還可以在心中譏笑幾下。
而現在給人的感覺就像一頭牛,雖然肥大,卻有一股彪悍勁。沒有人敢在心裏譏笑他了。
“回宮吧,有我董卓吃的,餓不著你。”
董卓這句話可謂囂張至極,但偏偏又是事實,沒人敢反駁。
他如此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震懾那些不知好歹的老臣,不要找皇帝整事了。
有了董卓的話,黃帝的車輦才敢動身回去。
皇帝走後,百官紛紛前來祝賀。
董卓笑道:“諸位今晚務必要到相府飲宴不醉不歸。”
個個歡顏應和,其實個個內茬。
他們都知道董卓每次宴飲準沒好事,特別是那些心中鬼的更是忐忑不安。
董卓回到相府後,李儒接著來到了。
“文優,最近城內有沒有發生什麼事?”
李儒道:“托太師的福一切安好,學俯大約八月底能完成。”
“辛苦了,今晚可要多喝幾杯哦。”
“文優之辛苦及不上太師萬分一。”
董卓嗬嗬一笑道:“十多天沒見,你的馬屁功倒是長進不少,你我之間何雖客套。”
“文優之言皆是實話。”
“閑話少說了,你去查一下最近誰與王允走得最近。”
李儒怔住了。
董卓見他不動,便‘後院差點著火的事’,說給他聽。
聽完,李儒也驚出一身汗。“太師,當初就是應該把他們發配邊疆。府坻財產全部沒收了,如今百姓對太師的態度剛有些改變,暫時還不能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