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董卓正在府上查看各地送來的消息,忽有郿塢的家人來報,他九十歲多歲的母親在彌留之際要見他一麵。
董卓也顧不上帶上衛兵,騎上馬就往郿塢趕。他本應該中秋回去看看,但是中秋已過,學府眼看就開學了,先生都還沒找到。
若不是出這了一事,也許他新年才回去。
董母雖不是親生母親,但占用別人兒子身體,也要盡盡孝心。
出了長安城,在沿路的驛站換了二匹健馬才過盩厔過山,往前三十多裏有段從兩山穿過的路,兩邊峭壁高三丈,總長十餘丈,是去郿塢唯一的路。
在此處有一個驛站,有上千人在此守著,兩座山上分別駐著百來人。上麵備有滾木擂石,是用來防守此要道的。
此時董卓的馬已經累壞了,必須要在此換一匹馬。
黃昏時,他才趕到此處。守驛站的將領見是董卓立馬就牽來快馬,董卓要了些水便騎馬而去。
董卓剛走到一半,前麵突然落下滾木擂石,他立馬勒住馬,眨眼間道路就被給堵上。還沒明白怎麼回事,身後的路也被堵死了。
壘起的高度足有一丈,騎馬是過不了的。
董卓還沒來得穩定心神,又聽見弓弦聲響。利箭如驟雨般襲來,他急忙滾鞍下馬躲閃。
隻聽見馬兒發出悲鳴聲,四蹄奮力欲往去,董卓急忙放開手中的韁繩,免得被拖拽摔傷。馬吃了痛竟一頭撞在前麵壘起的擂石上死了,但也撞出一個小缺口。
沒有馬兒作掩護,抽出腰間配撥擋急射而來的箭,一邊快速退至峭壁這樣至少可以避免腹背同時受敵了。
盡管後退得快後背還是中了兩箭。胸前亦中兩箭,要是常人估計早死。
但董卓不一樣他身上有軟甲並沒受傷,他平時除了洗澡會脫去護體軟甲,其它任何時候都是不離身的。
像他這種過街“老鼠”不能不打起十分精神,若不是事急,他出行護衛必須過千人。
而且個個都是從軍隊中萬裏挑一選出來的精英。
“兄弟們,有人刺殺太師,快去救太師。”
驛站的軍士發現這個情況立馬向董卓這邊衝來,路上被滾木擂石擋住了,他們一時不過。
當有軍士爬上壘起的擂石上,立馬就被利箭射了下來。雖然不能來救董卓,卻給他分擔了壓力。
他趁著這個空當,貼著峭壁前向奔去,利箭不繼在後麵追著他。
前麵路口也有兵馬把守,這時也趕了過來,同樣他們剛越過擂石就被箭雨射了回去。
守軍們見這樣行不通,紛紛抄路上山。
上麵的人估計不多,要不然守軍就發現了。
沒一會,山上就傳來了慘叫聲,箭雨也停了。
董卓稍鬆了口氣,以為危機已經解除了,忽見左邊峭壁有兩位少女與一位少年從上麵一躍而下,手持三尺青鋒劍。
站在中間的少年,麵如玉冠,一身素色長袍,腰係白玉帶,頭係白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