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培養獨生女孩的交際能力(1 / 3)

讓害羞的女孩大膽交朋友

害羞,似乎是女孩的一個代名詞,很多獨生女孩天生比較害羞。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女孩,她們一旦和較多的人接觸就會感到難為情,心中不安,因此從不主動與人交往,更不願意在公共場合出現。即使有了交往的機會,也是能推就推,習慣於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女孩應該內斂、含蓄,用現在的詞語形容就是低調。以前,女孩無需也不能像男孩那樣在各種社交場所拋頭露麵,更不能隨便遊走於家庭之外,那時候女孩越是嬌羞文靜,就越符合社會的美德標準。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女孩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也要適當地表現自己,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想要培養獨生女孩的高情商,一定要讓她和害羞說“拜拜”。這不僅是因為害羞會讓女孩將來無法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還因為過於害羞會大大降低女孩的氣質。對女孩而言,有時害羞是一種矜持,是一種風度,但是如果女孩過分地害羞,則變成了膽怯。這樣的女孩過於小家子氣,舉手投足間都不自然,也不夠端莊、大方,和家教的初衷背道而馳。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曉瑾特別開心,因為爸爸媽媽答應這周帶著她去遊樂園玩。

周六的早上,曉瑾一改以往周末賴床的毛病,不到7點就起床了。她麻利地洗漱、吃早點,然後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出發了。

由於是周末,遊樂園裏的人非常多,很多售票口都排起了長隊。爸爸去排隊買票,曉瑾便和媽媽找到一個長凳坐下等待。恰巧,媽媽的同事張叔叔也帶著兒子小秋來遊樂園玩了。媽媽連忙站起來和同事打招呼,小秋也熱情地向曉瑾的媽媽問好,當媽媽讓曉瑾向同事問好的時候,卻見曉瑾躲到了自己身後。

“曉瑾,來和叔叔問個好。”媽媽邊說邊往外拉曉瑾,可是曉瑾卻緊緊地躲在媽媽後麵,任媽媽怎麼拉她都不出來。媽媽非常尷尬:“這孩子,從小就害羞,一見到生人就膽小,她在家可不是這樣。”“小孩子都這樣……”兩個大人寒暄了幾句,就分開了。這時,曉瑾才從媽媽的身後出來。

看到曉瑾,媽媽氣不打一處來:“你這孩子,都10歲了還這麼害羞,和人打聲招呼問聲好有這麼難嗎?”數落完曉瑾,媽媽也有些擔心:女兒這麼大了還這麼害羞,將來她長大了怎麼辦呢?

很多像曉瑾這樣的女孩,她們曾經或者正在被害羞心理所左右,始終無法跨越這個障礙。

女孩害羞,主要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害怕見到陌生人,甚至和熟人談話的時候也會出現臉紅、緊張、羞怯等表現,更有甚者還會口吃、不敢抬頭看人、心跳加快、手足無措等,孩子的這種表現在人多的場合更為明顯。

女孩害羞,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般而言,孩子在出生6~8個月,就進入了“認生期”,2歲左右就會進入害羞敏感期,這時候孩子對陌生人比較害怕,這種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減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或者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都可能導致孩子害羞、怕生心理的加重。

當然,相對於男孩子來說,獨生女孩更容易害羞。女孩害羞,是很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下麵我們具體來分析。

先天因素所致。如果母親懷胎的時候身體狀況不好,心理不穩定,就很容易導致女孩害羞、敏感;如果父母性格內向,不善言談,遺傳加上耳濡目染,也會讓女孩變得害羞、靦腆;有些女孩天生氣質比較內向,靦腆、膽小,喜歡獨處。

環境因素所致。現在人們都住在樓房裏,一家一戶都是封閉的環境,這導致了獨生女孩缺乏和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和空間,久而久之容易使她形成害羞、孤僻的性格。此外,女孩害羞和文化環境也有關,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女孩往往比美國的女孩更害羞、靦腆。

父母教養態度所致。有些父母對獨生女孩過多保護,溺愛孩子成性,這讓女孩缺乏獨立性,無法適應生活中的競爭,久而久之對自己產生害羞情緒、自卑心理;有些父母家教過嚴,這讓獨生女孩的性格得不到全麵的發展,使她的行動受到過多的限製,長此以往女孩也會變得內向、順從、越來越害羞。

當然,害羞是人的一種情感,是人的一種天性,獨生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產生這種行為不可避免。害羞對獨生女孩而言,可以減少危險的發生,也能間接地訓練女孩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鑒別能力,而且隻要有足夠的時間,害羞的獨生女孩也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

雖說害羞是個性問題,無所謂優劣,但是,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需要交流和表達的社會,如果女孩長期害羞,將會使她缺乏自信,久而久之會變得越來越羞澀,勢必會影響她的交際關係,甚至會影響她正常的學習、生活。一旦獨生女孩長大後進入社會,害羞的個性也會讓她產生社交恐懼症,使她缺乏社會競爭力,心理適應能力降低,這樣的女孩很難取得成功。

所以,父母要幫害羞的獨生女孩打開心靈的大門,用一些溫柔而巧妙的辦法,讓她在這個性格外向的人更占優勢的世界裏更好地展現自己。

方法一,嗬護女孩敏感而脆弱的心靈。

很多父母經常會犯一個毛病,那就是等到問題出現了、嚴重了才會想辦法解決。其實,日常生活中,父母良好的教養方式是可以避免獨生女孩出現害羞問題的。女孩的心靈非常敏感、脆弱,父母不經意間的一句話都可能會給女孩的心靈造成創傷。因此,當獨生女孩小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因為某件事嚇唬女孩,麵對女孩的提問要耐心地回答,細心嗬護女孩健康成長。

比如,當女孩不好好吃飯時,媽媽一定不要說:“快點兒好好吃飯,再不好好吃,我就不要你了。”又如,當孩子不厭其煩地提出問題時,媽媽一定不要說:“你怎麼那麼多‘為什麼’呢?我正忙著呢,別再問了。”如果媽媽這樣對待女孩,那麼女孩脆弱的心靈勢必會受到傷害,長期下去,她也因此而會變得害羞。

方法二,訓練獨生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交流是社交的出發點,想要女孩走出害羞的困擾,大膽交友,父母還要有意識地訓練獨生女孩說話的能力。雖說女孩生來具有語言天賦,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女孩都如此。對於那些不善言談、害羞內向的獨生女孩,培養她的表達能力尤為重要。

翠翠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孩子,總怕和人說話,平時她總是在教室裏靜靜地坐著,老師和同學們有時甚至會忘記她的存在。她要好的朋友也很少,在課間她也習慣於一個人玩兒,即使和小朋友一塊玩,她也很少說話。媽媽聽老師反映這種情況後,非常著急,於是向一位做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朋友谘詢,朋友告訴她,翠翠的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不善言談造成的。

於是,媽媽決定從訓練翠翠的語言表達能力著手來改變翠翠的情況。媽媽為此專門買來了一些知識問答方麵的圖書。媽媽問,讓翠翠來回答,回答正確的時候,媽媽就會誇獎翠翠一番;媽媽還經常和翠翠一起朗讀童話和兒童詩歌,或者在家裏和爸爸一起演一些“話劇”。漸漸地翠翠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學校也變得開朗了許多。

例子中的問題是很多家長都曾經遇到過的,孩子害羞、內向、不愛說話,確實令人很著急。但是著急是沒有用的,必須要用正確的方法來培養和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家長不妨向翠翠的媽媽學習學習。

方法三,多給獨生女孩一些撫慰和鼓勵。

為了避免害羞影響獨生女孩正常的社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給女孩一些撫慰。父母可以用擁抱的方式撫慰女孩,同時,也要多給女孩一些鼓勵。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敏感、害羞的女孩更是如此。因為她們本身就缺乏勇氣,對自己沒有信心,如果父母能夠給她一些鼓勵,有助於女孩邁出大膽交友的第一步,對她日後的交往非常有好處。

亞菁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女孩,她看到人一向很少打招呼。可是她有一次看到媽媽的同事李阿姨後,覺得李阿姨非常和藹可親,使得亞菁發自內心地接受了李阿姨,因此很熱情地同李阿姨打招呼,這讓媽媽喜出望外。

這讓媽媽意識到,亞菁雖然是一個害羞的小女孩,但是讓她突破自己,大膽交友還是有突破口的。於是,從那以後媽媽便有意識地提及上次的事情:“丫頭,你還記得嗎?上次你見到李阿姨,熱情地和她打招呼,李阿姨經常誇獎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媽媽也為你高興啊!”

聽完媽媽的話,亞菁非常滿足,她感到自己的舉動讓媽媽和李阿姨非常高興,因此也很有成就感。媽媽見亞菁初步建立了與人交往的自信,便循循善誘,有意識地提高她的交往能力。

後來,媽媽帶著亞菁參加同學聚會,很多同學都帶著孩子參加,因此現場有很多年齡和亞菁相差無幾的孩子。其他孩子都在一起快樂地你追我趕,打打鬧鬧,現場到處都充滿了孩子們悅耳的歡笑聲,可是,亞菁卻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裏,拿著一本畫冊擋著自己的臉。媽媽看到亞菁有時候會偷偷地從書的邊緣很是羨慕地向其他孩子玩的方向張望。

於是,媽媽走過去,撫摸著亞菁的頭,對她說:“看,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啊,你想加入小朋友的遊戲嗎?”亞菁點點頭,小聲地說:“想,可是我不敢。”媽媽繼續引導:“以前你能主動和李阿姨打招呼,現在媽媽也相信你能主動融入小夥伴中去。”看到媽媽鼓勵的目光,亞菁仿佛獲得了無窮的力量,在媽媽的帶領下勇敢地向小夥伴走去……

害羞是多數人的一種天性,也是女孩本能的一種心理防禦。對於像亞菁這樣天生害羞的小女孩,父母要給她及時的幫助和引導,讓她走出害羞,融入小朋友的圈子中去,大膽交朋友。

總之,害羞並非女孩的終身烙印,家長要鍛煉獨生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她大膽交友打下基礎,還要多給女孩一些積極的評價,經常和她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提高她的自我滿意度,讓她克服害羞心理,大膽交朋友。這樣培養出來的女孩才能自然大方,矜持有度。

教女孩學會與人交往的4個妙招

培養獨生女孩,父母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女孩的交際能力,讓她更善於與人交往。

之所以這麼說,一個現實的原因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獨生女孩沒有兄弟姐妹與之交往,隻有縱向的親子關係。這樣雖然可以讓獨生女孩得到父母全部的愛與豐富的物質條件,對女孩的心智發展也有好處,但是這樣的成長環境更容易讓女孩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個性,也使得女孩缺乏兄弟姐妹之間交往的鍛煉,不利於女孩與人相處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與男孩不同,女孩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女孩的特性表明女孩具有交際的天賦。我們知道,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比男孩強,女孩天性敏感,善聽,能夠捕捉“弦外之音”;女孩天生善說,喋喋不休、愛嘮叨通常都是女性的代名詞。研究表明,女孩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天賦決定了女孩具有良好的交際能力。

專家指出,獨生女孩的社交活動從她出生的那一天就開始了。父母是女孩社交的第一任對象,當媽媽喂嬰兒吃奶的時候,女孩會用眼睛看著媽媽或者對媽媽笑一笑,這不僅是親子之間親情的流露,也是女孩社交活動的表現。

交際能力是女孩情商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女孩的成長非常重要,尤其是獨生女孩。擅長交際,女孩的生活就會豐富多彩,她就不會感到孤獨,這也有利於她將來在社會競爭中爭得立足之地。然而,女孩具有良好的交際天賦,並不意味著女孩就一定擅長交際。

有些獨生女孩天生性格比較固執,自尊心比較強。靦腆的個性以及父母的過度保護等,造成了不少獨生女孩不願主動與人交往,總是喜歡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長此以往,獨生女孩的社交能力就會大大降低。社交能力欠佳,不僅影響獨生女孩現在的生活,而且對她將來的發展也非常不利。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關係代表著女孩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女孩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獨生女孩從小缺少人際交往,會導致她心理疾病的發生。這樣的女孩往往有這樣的表現:拘謹、膽小、害羞、任性等。女孩形成孤僻的個性,對她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父母應該讓獨生女孩經常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這樣女孩可以得到尊重、關心,感受到分享、合作的快樂,讓女孩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為了避免獨生女孩形成內向、自閉的性格,父母應當著重培養她與人交往的能力。有些家長認為“女孩兒就應該像個女孩兒樣”,內向、文靜才是女孩的標誌,其實這種思想往往會束縛女孩的人際交往能力。

紫瓊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女孩,不過,她天生就有一種男孩的性格。由於家裏就自己一個女孩,爸爸媽媽不怎麼要求她,因此,紫瓊平時經常和男孩子一起玩。她經常像個假小子似的爬上爬下,甚至有些膽小的小男孩不敢玩的體育項目紫瓊都敢玩,並且玩得非常出色。

在班裏,紫瓊最討厭有些女同學被老師批評後或者被男孩子欺負了就哭哭啼啼,她自己是一個非常“皮”的小女孩,老師或者爸爸媽媽的批評對她來說就是家常便飯,她並沒覺得有什麼委屈。

對此,媽媽非常憂慮:紫瓊長得這麼漂亮,怎麼一點女孩氣質都沒有呢?這樣下去,她長大了怎麼嫁人呀?爸爸卻不以為然:雖然女兒性格有些大大咧咧,像個男孩,這對她來說也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讓她減少敏感、斤斤計較等帶來的痛苦,還能讓她交到更多的朋友。

爸爸媽媽討論後決定,根據紫瓊大大咧咧的這種性格,因勢利導,培養她廣泛的交際能力。於是,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會根據具體情景告訴紫瓊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如真誠待人、樂於助人、善於傾聽等,讓她在喜歡交往的基礎上更善於交往。

從例子中可以看出,媽媽一開始很擔心紫瓊這種大大咧咧的性格,但爸爸卻認為這正是紫瓊在人際交往方麵的優勢,於是因勢利導地培養紫瓊的人際交往能力,這對她日後的發展非常有幫助。當然,隨著紫瓊的成長,爸爸媽媽也要適時地告訴她舉止優雅、談吐得體的女孩才更美麗,讓她變得淑女一些。

生活中有些女孩像紫瓊那樣性格外向,善於交往,也有一些性格內向的女孩,不喜歡與人交往,更不善於與人交往。例如,有些獨生女孩在父母麵前愛說愛笑,可是遇到陌生人或者到了學校就蔫了,不愛說話,不敢表現自己,經常躲躲閃閃。這是因為女孩不善交際,一旦處於人多的環境就過於敏感,情緒壓抑,精神緊張,而那些從小就經常跟著父母出入社交場合的女孩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人類是群居動物,女孩將來總要走出家門,和社會上的人打交道,及早培養女孩廣泛的社交能力,是父母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所以,不管你的女兒屬於哪一類型,父母都要正確認識獨生女孩與人交往的必要性,有意識地培養女孩的交往能力,滿足她的情感需要。那麼,父母不妨利用4個妙招,讓自己的獨生女孩學會與人交往:

方法一,父母最睿智的妙招是悅納獨生女孩的天性。

“我女兒見了人就害羞,真不知怎麼辦才好。”“我家女孩性格太敏感,經常和同學鬧矛盾,結果總是交不到朋友。”……經常聽到父母這樣抱怨,為女孩的交往能力而發愁。

其實,想要培養獨生女孩的交往能力,父母首先就要接納女孩的天性。人的個性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獨生女孩亦是如此。有些獨生女孩天生膽子大,活潑開朗,有些獨生女孩則比較謹慎,安靜少語,這都是正常現象,父母應該接受獨生女孩的天性,不要因為羨慕別的孩子而要求獨生女孩做她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這會對女孩造成傷害。

方法二,父母最開明的妙招是鼓勵獨生女孩多交朋友。

有些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獨生女孩身上,認為女孩求學期間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讓她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交朋友會影響到學習成績,因此會阻止女孩交朋友。其實,父母這種觀點也是非常片麵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女孩很多方麵的學習都是通過社交進行的。

那麼,父母要鼓勵獨生女孩多交朋友,並且讓女孩接近那些和她誌同道合以及具有優秀品質的孩子,這樣不僅可以讓女孩體驗到和同伴交往的樂趣,而且對促進女孩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

平時,父母要多創造條件讓獨生女孩多和同齡人接觸,可以帶著她參加一些親子班,也可以讓女孩適當地邀請一些小夥伴到家裏來玩。當然,這裏需要提醒一下媽媽,不要因為擔心會把家裏弄髒、弄亂,而禁止女孩把朋友帶到家裏來,這是非常不開明的。

方法三,父母最高明的妙招是讓獨生女孩表現她最擅長的東西。

不可否認,有些女孩天性靦腆,性格內向,不擅長表現自己,因此總是交不到朋友,。如果女孩總是過於羞澀,對自己沒什麼信心,這對她長期的社會交往非常不利。所以,父母要利用合適的機會,讓女孩表現她最擅長的東西,幫她建立人際交往的自信心。

為了培養果果的社交能力,媽媽可付出了不少心血。

果果是一個性格有些靦腆的小女孩,不喜歡和人交往,經常自己一個人活動。媽媽知道這樣發展下去對果果的成長不利,因此決定創造機會,幫果果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