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千金買駿馬,何處買青春?”青春期正處於人生發展曲線中的高峰,是青少年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的急劇變化時期,被稱為人生的“多事之秋”。在這一時期,身體快速增長,第二性征出現,生殖器官及內髒功能逐漸發育成熟,大腦的機能和心理智力發展進入高峰。它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創造性的時期,也是人生觀、理想、道德情操形成的關鍵階段。
(一)身體外形劇變
男、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在神經內分泌影響下,首先是身體外形發生劇變,身高、體重迅速增長。此期間,身高平均每年可增長7—8厘米,最多增長9—12厘米,與青春期前平均每年增長3—5厘米的速度相比,長勢驚人。此期間,體重平均每年可增加5—6公斤,最多增長9—10公斤,以後身高、體重的增長速度又減慢,直至發育成熟,骨骼鈣化。第二次生長發育突增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生長發育突增中兩次交叉現象。女孩突增年齡一般比男孩早2年左右。10歲以前男女孩身高、體重差異較少,男孩稍高於女孩。10歲以後,女孩身高、體重平均數均高於男孩,形成發育曲線上的第一次交叉。12歲左右男孩突增開始,1—2年後男孩進入發育高峰,而女孩則已進入緩慢生長階段。故到14歲以後,男孩的身高、體重又超過了女孩,形成發育曲線上的第二次交叉。以後男女孩之間的差距繼續增加,到15—19歲時,男孩各項發育指標的均值顯著大於女孩。
第二,身體各部分突增的表現不同。體現出“向心律”,即身體各部分發育突增順序是:四肢先於軀幹,下肢先於上肢,呈現自下而上,自四肢遠端而至軀幹近端的順序。
第三,男女孩的不同體態特點。男孩女孩在進入青春期後,身體各部分出現的一係列變化,使得男女孩具有不同的體態特點:男孩較高,肩部較寬大,肌肉發達結實,發際後移;女孩較矮,臀部較寬大,身體豐滿。這種差異隨著年齡增長發生顯著變化,最後形成真正兩性發育的成人外形。其原因主要是:①男孩身高突增年齡雖然晚於女孩,但生長期較長,且突增幅度明顯大於女孩。在進入青春期後,男孩平均身高每年增長7—9厘米,女孩為5—7厘米,男孩進入身高速度高峰的一年間一般身高增高8—12厘米,女孩增高6—11厘米,結果使女孩的生長比男孩早幾年結束,最終使得男孩比女孩高12—15厘米。②男女孩瘦體重與體脂的差異:在青春期形態、生理迅猛發展的同時,體內各種身體成分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根據身體各種成分在代謝中的作用,一般可把人體區分成脂肪和瘦體重兩大部分。雄性激素可使青春期的男孩肌肉增長,肌力增大,特別是三角肌發達,使男孩膀大腰圓。男孩30歲以前肌肉一直在發育,而女孩一般在18歲左右就不再增長。在青春期結束時男孩的肌肉重量比女孩重56%。雌激素可使脂肪堆積在胸部、腰部、大腿、臀部等處的皮下,尤其在臀部和大腿最為明顯。女孩在青春期突增後脂肪仍在逐步增長,致使女孩臀部變寬,大腿變粗,使女性具有豐富的輪廓,出現成熟的體態。
第四,青春期形態發育類型。青春期無論男孩女孩在形態發育上,都有早熟、平均、晚熟3種類型。早熟型的特點是身高發育早,但突增過程較短,因而開始顯得較高,但最後不一定高於晚熟者。早熟女孩的體重與身高的比例一直高於晚熟者,最後形成高度的女性體態,而趨於矮胖型(骨盆寬,肩窄)。由此可見,在從事體育、勞動等力量性活動時,對男少年的要求高於女少年是符合生理衛生的。男少年在形態發育時有3個方麵的不協調:身高增長快於體重,縱向發育快於橫向發育,骨骼發育快於肌肉發育。這3個方麵不協調再加上男孩甲狀腺機能比較旺盛、神經係統不穩定,所以常常有迷惑、納悶和焦慮等心理狀態,使得男孩容易產生駝背、低頭等不良姿勢。男少年應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加強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肌肉的力量,多參加有益的課餘活動和集體活動,這有助於異常心理的克服和不良姿勢的糾正。少年的骨骼組織彈性比較大,容易彎曲,因此少年應當注意保持坐、立、行、動的正確姿勢,以免造成駝背、脊柱彎曲和胸部畸形等。因為各種營養素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所以,對青春期各種營養需要必須給予特殊照顧,尤其在體育鍛煉和勞動階段,更應如此。
(二)內髒機能不斷健全
青春期伴隨身體形態發育的同時,呼吸、循環、消化、代謝、造血、免疫、運動等各種生理功能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在形態發育與功能發育的相互促進下,機體發育漸趨成熟。一般常以心血管、肺、肌肉功能作為青春期功能發育的代表,常用的檢測指標有呼吸頻率、心率、血壓、血紅蛋白、肺活量、肌力及最大耗氧量等。這些指標中,心率和呼吸頻率的均值曲線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肺活量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這是由於在青春期形態發育的基礎上,心、肺功能相應增強,心髒脈搏輸出量增加,每次呼吸量絕對值增加的結果。血壓則無論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均可見隨年齡增加而增高。功能發育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隨年齡增加而性別差異明顯。從來沒有“兩次交叉現象”,與形態發育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