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因為編這本書,我和鄒老師通過幾次電話,聊的話題最多的還是教育孩子的問題。鄒老師寫過一本書叫《給孩子的365封信》。當我想讓她聊聊書信在女兒成長曆程中的作用時,她倒是顯得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得意。她告訴我,書信隻是自己培養孩子和孩子溝通的一種方式而已,而這種方式女兒比較喜歡。這種用書信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是將孩子看成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人,是將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一篇寫給孩子的日記
孩子,如果讓你來回答我寫給你的信或日記在你成長過程中有什麼作用的話,你會怎麼說?依著我的理解,它好像是一個無聲勝有聲、無處可在而又無時無事不在的朋友,是那種用心去體驗、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感悟、用筆去說話的朋友。
之所以說信是朋友而非我是朋友,我看最主要的一點還是,我說話辦事太講節奏,太不注意給你麵子了。好在我像開機關槍一樣的話語有時是背過你的麵孔惡狠狠地說出的,有時是你注意力不夠集中時說出的,你隻聽了個大概,沒有過多地受到那種不良的態度、不良情緒的影響。
而寫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它是經過左思右想、深思熟慮之後才放在紙上的;它要在一篇東西中傳遞很多的信息,愛呀、關心呀、希望呀、挑剔呀、指責呀、就事論理呀、以文寄情呀……首先有一點,要經得起寫者自己的審美觀的檢驗的;其次,是要讓第一讀者有看下去的衝動的。再進一步循環下去,就是寫者愛寫,看者愛看;再寫再看,寫者不厭,看者不煩……不能這樣持續下去了,再重複下去,就跟“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和尚在講故事,講的什麼故事呢”成了一樣的了。
孩子,我發現你對我貧筆的興趣比對我正兒八經寫的內容更感興趣,於是,我在你的興趣引導下把注意力更多地融入到你喜歡的充滿想象力的事情方麵。可是,很遺憾,那隻是支離破碎的星星點點的表達。不過,謝謝你一如既往地對那不管是在白紙上還是在花紙上寫下的黑字感興趣,使得咱們的每一天都會有著不同以往的新鮮感。
說真的,我還真沒見過常常和孩子一個鼻孔出氣、穿一條褲子、坐一條板凳的媽媽呢,而我應該算是一個這樣的媽媽吧!有不少人都覺得這是慣孩子。可我覺得,有原則的慣就不是慣。你應該支持我的觀點吧?在家庭中,不是以誰的年齡大誰的輩分高就由誰說了算的,而是要看誰說得有道理就聽誰的,而且要作為原則堅持下來的。這個觀點你也是讚成的吧?你知道我最難以啟齒的是什麼事情嗎?是你沒有一個健健康康的好身體。你小時候,咱們恨不得用上所有的時間強化語言、強化知識,沒把鍛煉身體放在應有的位置上。你沒有一串能叫響的好分數,因為咱們把很多東西看得都比分數重要,當然就不會以為分數有那麼重要了。可中考、高考都是要拿分數說話的呀!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覺得咱們能抓得住咱們認為重要的東西。比如說,最近你認為每天中午看《今日說法》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的特別報道《百姓關注的話題》很重要,就每天中午從學校趕回家來犧牲午休看電視,我就很得意:咱們是社會之人,就該關注社會之事。如果現在隻考慮學習有多重要,那咱們什麼時候認為社會比學習更重要呢?
想想都有意思,咱倆曾經把那麼多的時間用來重複來重複去描述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你的提醒下,我把你要我告訴你和我特別想讓你知道的事情寫給你。這一寫就不可收地由斷斷續續到天天堅持做到了今天,話題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男女老少、工農商學兵、天文地理音樂美術、吃喝玩樂、戰爭和平、功過是非……什麼有感議什麼,謝謝你能篇篇不落地看,其中一部分還做了評論。我曾在什麼場合說過,像你這樣地看,它就是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持;而堅持的態度,則是成事之根本。這種堅持的態度也是你將來投身社會、奉獻才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