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讓孩子懂得節儉(1 / 1)

隨著社會的繁榮和家庭收入的增長,可供孩子花的零花錢越來越多。有位家長對讀中學的孩子每月的開支做過粗略的統計:早餐5元,午餐10元,還有每月零花錢100元左右。至於學校要收的活動費、購書費等還不算在內。這位家長對孩子的開支算是“心中有數”。有的家長就不是這樣,孩子今天要10元早餐費,明天要50元為同學買生日禮物,後天又要200元請同學聚餐……還有數不清的項目要花錢。在遊樂場可以發現10多歲的孩子花起錢來比大人還大方。大排檔吃夜宵時,三五成群的中學生,男男女女在喝一瓶瓶的啤酒,吃小食。有的孩子可以包卡拉OK房來慶祝生日,花錢十分瀟灑。

這種自己不掙錢卻很會花錢的現象在當代中學生中並不鮮見,對一些家長來說可以承擔,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是需要花錢的。對另一些家長來說卻是負擔:不給錢,孩子在同學麵前丟麵子,給錢吧,家裏支出就很緊張。為了孩子在同學麵前不丟麵子,咬緊牙關也得給錢。

“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國人民曆來有一個高尚的傳統,就是以儉養德。奢侈則傷德,使人庸俗、墮落。許多青少年犯罪正是從追求金錢和享樂開始,最後墮落成罪犯的。青少年辨別是非能力較差,所以家長有責任保護孩子不受花花世界的腐蝕,要教育孩子懂得節儉,還要從限製孩子的零花錢中培養孩子節儉的美德。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有名的豪族,老洛克菲勒對自己的孩子就非常“苛刻”。每周隻給孩子很少的零用錢,而且規定每花一筆開支都要“記賬”,下周領零用錢時要逐項“報銷”,對於不合理的開支就扣除。作為億萬富翁就是這樣訓練自己的孩子,才使他的事業後繼有人。可是,我們有些“大款”,盡管其財富與洛克菲勒相比猶如九牛一毛,但卻以子女肆意揮霍來顯示自己的闊氣。有的家長隻是工資收入高了一些,卻怕讓孩子“丟麵子”,而慫恿他們大手大腳去花錢,這種溺愛和遷就並非是關懷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家長不但要讓孩子懂得節儉的意義,還要懂得節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家長平日給孩子零花錢應該“約法三章”,如開支的項目和數額要合理,在一個合理的限額內孩子才有“自主權”,要教育孩子在用錢上不要跟別人攀比,要樹立節儉光榮的意識。這些教育和訓練,不僅對孩子的今天有實際的意義,對他們以後當家過日子,以及在工作時主管自己的事業,都有十分深遠的意義。許多企業的破產正是由於主管人不會管錢財,肆意揮霍而造成的;有些政府官員也是由於肆意揮霍而變成貪汙犯,或者被人利用導致自己失職,造成國家財產損失,自己也深受其害。

教孩子懂得節儉,過去生活貧困時需要,現在生活富裕了更需要;養成節儉的習慣,孩子的今天需要,孩子的明天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