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安徒生童話集》:善待失意,活出詩意(1)(1 / 3)

第一節 背景搜索

安徒生出生貧寒,命運多舛,14歲時他就離開了家鄉奧登塞市,可以想象,在當時那個世態炎涼的社會裏,等待他的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命運,饑餓和精神上的打擊與他結了不解之緣。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以堅強的意誌成為了全世界億萬兒童所喜愛的童話作家。

由於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安徒生的作品一方麵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讚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麵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

第二節 經典名著縱覽

安徒生童話富有詩意,而又不乏幽默,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改變了現代童話的麵貌,並開啟了創作童話的先河。最可貴的是,安徒生童話中閃耀著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超越了不同國家、種族與文化,因此曆久彌新,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反複傳誦。

安徒生童話具有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看過安徒生童話的人對這一點會深有體會,在安徒生童話裏,有些故事非常悲觀,結局極為不幸,而有些故事則表現了善和美必勝的樂觀信念。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其取得的巨大藝術成就和思想成就,至今仍無人能夠企及。這其中就有《醜小鴨》、《海的女兒》、《夜鶯》等家喻戶曉的名著。其中,《醜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還被選入語文教科書。

第三節 作者點擊

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有“現代童話之父”、“世界童話創始人”之美譽。

安徒生一生經曆坎坷,父親是個窮鞋匠,母親改嫁,從小他就被貧困所折磨著,處處遭人鄙視,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配角時,還因一場大病影響了嗓音而被解雇。

靠著對藝術的熱愛,以及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奮鬥,安徒生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展露才華。也因此,他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

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了“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150多種語言和文字,流傳於世界各地。

屎殼郎

皇宮馬廄裏的一隻屎殼郎想得到和皇帝的戰馬一樣的待遇——釘上金馬掌。於是他找到鐵匠。

“你要什麼呢?”鐵匠問。

“要金馬掌。”屎殼郎回答說。

“但是馬兒為什麼有金馬掌呢?難道你不懂得嗎?”鐵匠問。

“難道我跟那個大家夥有什麼兩樣不成?他被人伺候,被人梳刷,被人看護,有吃有喝的。難道我不是皇家馬廄裏的一員嗎?”屎殼郎說,“你簡直是一個無禮的家夥!好吧,我現在要走了,到外麵廣大的世界裏去。”

屎殼郎於是離開了皇宮,不久他就到了一個美麗的小花園裏,在這裏他遇見了一隻毛毛蟲。

“你真自高自大!”屎殼郎說。“你最終隻不過是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我可是從皇帝的馬廄裏出來的呢。在那兒,沒有任何人,連皇帝那匹心愛的、穿著我不要的金馬掌的馬兒,也沒有這麼一個想法,想要長了一雙翅膀飛幾下。”

說完屎殼郎就走了,他來到一大塊草地上,躺下睡著了。不久,他被一場大雨淋醒了。不得已,他隻好爬到一個潮濕的被單裏,雨停了以後,屎殼郎才爬了出來,他對這天氣頗有一點脾氣。

“你們大概從來沒有到皇帝的馬廄裏去過吧?”屎殼郎看到被單上坐著兩隻青蛙,便向他們說道,“那兒的潮濕是既溫暖而又新鮮,正是我所住慣了的環境,正是合我胃口的氣候。不過我在旅途中沒有辦法把它帶來。難道在這個花園裏找不到一個垃圾堆,使我這樣有身份的人能夠暫時住進去,舒服一下子嗎?”

看到這兩隻青蛙不懂得他的意思,或者是不願意懂得他的意思。屎殼郎隻好繼續向前走,他在溝旁碰見好幾個族人。

“你們住在哪裏?”屎殼郎問。“我們就住在這兒,”他們說,“我們在這兒住得很舒服,請準許我們邀請您光臨這塊肥沃的土地,你走了這麼遠的路,一定很疲倦了。”

“一點也不錯,”屎殼郎回答說。“我在雨中的濕被單裏躺了一陣子,清潔這種東西特別使我吃不消。我翅膀的骨節裏還得了風濕病,因為我在一塊花盆碎片下的陰風中站過。回到自己的族人中來,真是輕鬆愉快。”

“你是從一個垃圾堆上來的吧?”他們之中最年長的一位說。

“比那還高一點,”屎殼郎說。“我是從皇帝的馬廄裏來的。我在那兒一生下來,腳上就有金馬掌。我是負著一個秘密使命來旅行的。請你們不要問什麼問題,因為我是不會回答的。”

於是屎殼郎就在這堆肥沃的泥巴上住了來,並和一個女性屎殼郎結了婚,不過他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後來還是偷偷地溜走了,繼續他的旅行。